十全大补汤中药配方公开!这碗气血双补的暖身汤,秋冬喝它准没错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天气一凉,后台总有人问:"手脚冰凉睡不热床怎么办?""熬夜后脸色蜡黄怎么补救?""总觉得累但体检没问题该咋整?"这些问题的答案里,总藏着一碗传承千年的暖身汤——十全大补汤,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这副经典药方,从配方到锅具选择全都安排明白!

十全大补汤的"全家福"成员

这碗汤的中药阵容堪称豪华,十味药材各显神通:

  1. 人参(3-9克):选园参或林下山参,补气界的扛把子,注意别用西洋参替代,性质偏凉不适合这方子。
  2. 茯苓(9克):健脾祛湿小能手,让补进去的营养不被湿气困住。
  3. 白术(9克):跟茯苓组队加固脾胃防线,相当于给身体装了个营养吸收加速器。
  4. 甘草(3克):调和诸药的外交家,还能悄悄润肺止咳。
  5. 当归(9克):补血届顶流,特别关照女同胞的"姨妈期贫血"。
  6. 川芎(6克):活血行气高手,让当归的补血效果直达四肢末梢。
  7. 白芍(9克):柔肝缓急,跟甘草配对能缓解肌肉酸痛。
  8. 熟地黄(12克):滋阴养血的黑马,改善头发干枯、皮肤瘙痒。
  9. 黄芪(9克):固表防感冒,特别适合空调房久坐族。
  10. 肉桂(3克):温阳散寒,冬天加量到5克能暖透脚底板。

熬汤就像谈恋爱,火候时机都要拿捏

  1. 药材预处理:人参切片、当归拍扁、肉桂刮去粗皮,像准备食材般处理药材。
  2. 肉类搭档:建议用猪排骨(200g)而非鸡肉,骨髓中的钙质能增强药效,焯水时加料酒姜片去腥。
  3. 水量控制:1500ml纯净水没过食材2cm,中途忌加水,第一遍煮沸后撇浮沫要快准狠。
  4. 文武火切换: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90分钟,最后10分钟加枸杞红枣(非原版但更讨喜)。
  5. 食用时差:早上9点或下午4点喝最宜,避开睡前3小时防夜尿多。

这些症状出现,赶紧煲汤自救

  1. 亚健康信号灯:爬楼梯喘不上气、指甲竖纹多、莫名心慌,喝两周明显精神。
  2. 季节适应困难户:秋燥导致的鼻腔干燥、冬季畏寒怕风,搭配泡脚效果翻倍。
  3. 特殊时期补给站:女性经期后连喝3天,比红糖水更补血;手术后恢复期代替鸡汤。

避坑指南请收好

  1. 体质筛查:舌苔黄腻、痘痘爆发期、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补错了比饿着还伤身。
  2. 药材采购:去同仁堂这类老字号,别在旅游区买所谓"祖传秘方",大概率掺假。
  3. 频率控制:每周最多喝3次,连续喝别超1个月,补过头反而上火便秘。
  4. 升级玩法:加黄精10克增强免疫力,配陈皮3克防滋腻,放黑枣代替红枣更温和。

举个真实例子:邻居王姐常年手脚冰凉,去年入冬后每周喝两次,现在不仅穿单鞋不冻脚,连多年的偏头痛都好了,当然她很聪明,喝汤期间坚持晚上泡脚,还戒了冷饮。

这碗传承八百年的古方,既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更是现代人调养身体的急救包,下次感觉身体被掏空时,不妨花2小时慢慢炖煮,让十味药材在砂锅里咕嘟出健康底气,记住哦,养生如理财,日积月累才能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