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姐妹留言问"中药保胎到底有没有用?"作为一个在中医妇科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大夫,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透这个事儿,不过先声明啊,下文提到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具体用药必须找专业医师辨证开方!
为啥有人信中药保胎? 说白了就是老祖宗的经验总结,从《黄帝内经》到各大医案记载,中医安胎确实有不少成功案例,特别是对于习惯性流产、孕酮低但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姐妹,转投中医怀抱的大有人在,我接诊过一位反复胎停3次的姑娘,最后用寿胎丸加减调理,真就顺利生下宝宝了。
那些年传下来的保胎名方
-
张锡纯的寿胎丸 菟丝子12g、桑寄生9g、川续断9g、阿胶6g(烊化),这是基础方,怕冷的加杜仲,出血加艾叶炭,气虚加黄芪,特别适合腰酸、小腹坠胀的孕妇。
-
泰山磐石散 八珍汤打底,加上黄芪、续断、黄芩、砂仁,这方子就像给胎儿建了个铜墙铁壁,特别适合气血两虚的准妈妈,但痰湿体质要慎用。
-
清热安胎组合 黄芩9g配白术12g,专治有胎热的孕妇,这类人常见症状是口干舌燥、大便偏干,但手脚不凉,不过要是脾胃虚寒的,黄芩就得减量。
现代人用中药保胎的讲究 现在姐妹们可精着呢,中西医结合保胎最常见,比如HCG翻倍不好,医生可能会让吃黄芩胶囊;孕酮低但不想吃西药,就开补肾益气的中药,我有个患者试管移植后,每天艾灸足三里配合中药灌肠,最后双胞胎顺产,把西医护士都惊到了。
这些坑千万别踩!
-
盲目照搬网红药方 上次还有个宝妈拿手机截图来,说某书上看到"保胎神方"就要抓药,咱仔细看配方居然有当归!这可是活血的,孕妇大忌啊!
-
过量进补 人参、鹿茸这些大补之品,没气虚症状乱吃,小心补出鼻血,见过最夸张的是天天喝十全大补汤,结果上火严重到住院的。
-
见红就慌不择路 少量褐色分泌物别急着保胎,可能是胚胎优胜劣汰,有位姐妹刚怀孕见红,自己猛灌保胎药,结果B超发现是宫外孕......
划重点!这样用才安全
-
辨证比吃药更重要 同样是保胎,肾虚型要补肾,血热型需凉血,痰湿体质得健脾化痰,去年有个孕妇自己吃紫苏梗煮水,结果腹泻差点早产,其实就是没辨清体质。
-
把握黄金时间段 孕早期(前3个月)是关键期,这时候用中药调理效果最好,等到羊水破了再来补,那就真是"亡羊补牢"了。
-
食补胜过药补 推荐几个家常食疗方:
- 山药红枣粥:健脾益气
- 莲子银耳羹:滋阴安神
- 苎麻根煎水:清热止血
看数据说话 据某三甲医院统计,中西医结合保胎成功率比单用西医提高18%,但要注意,这18%是建立在精准辨证基础上,就像同样用寿胎丸,肾阳虚的加巴戟天,阴虚火旺的配生地,效果差很远。
最后唠叨一句:现在假中医特别多,记得看医师资格证!正规中医院都会有保胎专科,别轻信什么"祖传秘方",毕竟生孩子是大事,科学备孕才是王道,对了,正在吃中药的姐妹记住定期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