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尖四棱黑色中间有仁的中药叫啥?老中医揭秘药食同源的神秘黑籽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老铁们,最近收到好多朋友发来的中药照片,问这种两头尖尖、四四方方、浑身发黑还带着白芯的小家伙到底叫啥?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藏在《本草纲目》里的'黑宝石'——"

要说这味中药啊,可是大有来头,它学名叫葶苈子,老家在北方的山坡荒地,属于十字花科的"野孩子",您可别瞧它个头小,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给王公贵族当"养生秘药"了,记得《诗经》里"采采芣苢"唱的就是它的亲戚,不过咱们今天说的这位可是正儿八经的药典收录选手。

这黑不溜秋的小东西为啥长这么标志?您细看它的四棱锥造型,活像精心雕琢的黑玛瑙,两头尖尖的角能入药,中间鼓囊囊的仁儿既能榨油又能当食材,老药工常说"葶苈子认亲有三招":一看棱线分明如刀刻,二摸表皮光滑似绸缎,三掐断面白芯现真章,市面上有些黑心商贩拿芥菜籽冒充,咱们得学会摸棱角、看色泽、闻气味这三板斧。

说到药用价值,这小黑籽可是肺病的克星,前年张大妈咳嗽三个月,西药中成药吃了一箩筐,最后还是老中医开的"葶苈大枣泻肺汤"给镇住了,它就像肺里的清道夫,专治痰多喘咳,还能利水消肿,不过可别贪多,每天3-9克刚刚好,过量容易拉肚子。

厨房里它更是宝藏选手,北方人爱拿它拌凉菜,西南地区用来炖肉去腥,我试过最绝的是陕西老乡做的葶苈子油泼面——热油一浇,黑籽爆香,那叫一个地道,但记住要小火慢焙,不然苦味全出来了。

现在市面上鱼龙混杂,教您三招辨真假:正宗葶苈子泡水会沉底,伪品都飘着;用硬器刮表皮,真货掉色浅,假货染黑一大片;放嘴里嚼,真葶苈子先苦后甜,假的全程发麻,去年我就在景区买过染色货,吐了半天舌头。

最近科研发现它含的芥子苷不得了,抗癌抗病毒都有门道,北京某医院正拿它做肺炎康复的辅助治疗,效果比单纯吃药快三倍,不过孕妇和体虚者要绕道走,这猛药不是谁都消受得起。

最后教大家个保存妙招:阴凉干燥处躺着最舒服,要是受潮发霉,赶紧太阳底下晒半小时,千万别密封!这小家伙也要呼吸呢,下回在中药铺看见它,可别再叫"黑豆豆"了,这可是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