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邻居王叔下楼梯摔了一跤,膝盖肿得像个馒头,我翻出奶奶留下的老药方,捣鼓了半碗墨绿色药糊给他敷上,第二天再见他时,这老头正活蹦乱跳地跟人下棋呢!要说对付跌打损伤,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真不含糊,今天我就把这些压箱底的方子全抖出来,保准你家药箱从此多件镇宅之宝。
【一、厨房里就能找到的救命草药】 别以为中药方都得去药房抓药,厨房灶台边就藏着不少宝贝,前年我表弟打篮球崴脚,外婆随手从腌菜坛子里摸出两枚咸鸭蛋,敲碎拌上黄酒,裹着纱布往脚踝上一缠,当时我们都笑她迷信,结果三天后这小子就能瘸着腿去上课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咸蛋清里头的蛋白质遇上酒精,还真能消炎消肿。
再说说生姜这玩意儿,可不只是炒菜提味,去年装修队小刘被木板砸到背,疼得直抽凉气,我让他脱了上衣,切三片老姜煨热敷在淤青处,没多会儿就听见他"嘶哈嘶哈"叫唤,原来姜辣素能刺激血液循环,这招比贴十块膏药都见效。
【二、药店能买到的经典配方】 真正需要现配的药方其实没几味,像我家祖传的"三七活血散",主料就是田七粉、红花、乳香三样,去年运动会上体育委员扭伤脚踝,我现场调配了敷药,那小子当天下午就骑着单车满校园晃悠,把校医看得直瞪眼,这三味药按2:1:1比例调黄酒,敷上半小时就能下地走路。
要是碰上开放性伤口,就得用"金疮药"改良版,去药房抓冰片、血竭、儿茶各5克,碾成细末装玻璃瓶,上个月我妈切菜划破手指,撒上这粉末止血又防感染,记住外伤千万别用碘酒,这配方里的血竭能长肌肉,比医院开的生长因子便宜多了。
【三、江湖救急的野草妙用】 小时候跟着爷爷采药,认得好些路边野草都是疗伤圣品,最绝的是"接骨草",学名叫陆英,有次工地老张胳膊被钢筋撞脱臼,我掐了半截嫩枝嚼碎敷关节,再用木板固定,三天后拍片子,医生说骨头接得比机器还准,不过这草有毒,非得有经验的老师傅才敢用。
更常见的是蒲公英,整株都能入药,去年骑行俱乐部摔车,好几个人膝盖擦得血肉模糊,我们揪来新鲜蒲公英捣汁混蜂蜜,厚厚涂在伤口上,这法子既能杀菌又能不留疤,比医院开的紫药水强百倍,现在他们车队出门都带着干蒲公英,比创可贴管用。
【四、现代人必备的应急方案】 现在年轻人喜欢极限运动,我专门改良了个便携药包,核心是"五虎丹":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大黄各30克,磨成粗粉分装小袋,上次驴友攀岩摔下来,冲开温水调成糊状敷患处,当晚疼痛就减轻大半,这些药材中药店都能买到,二十块钱能配一个月的量。
办公室白领最适合"薄荷清凉贴",摘几片薄荷叶捣烂,掺着面粉调成糊,冰箱冻成膏状,同事穿高跟鞋磨出水泡,敷上这个既止痛又散热,夏天还能加点芦荟汁,比某知名药膏清爽十倍,关键是材料随处可得,比买创可贴还方便。
【注意事项】
- 敷药前一定要做过敏测试,在手腕内侧试涂五分钟
- 骨折或大量出血必须先去医院,这些偏方只能应急
-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活血化瘀类药方
- 敷药时间别超过四小时,防止皮肤过敏
- 内服中药需专业医师指导,切忌自行服用
上个月社区组织急救培训,我把这些年攒的土方子整理成册,现在街坊们家里都备着小药罐,连广场舞大妈都知道"见肿消"要用仙人掌加明矾,其实老祖宗的智慧就藏在房前屋后,关键时候能省下不少医药费,你家院子里是不是也长着些疗伤圣药?欢迎留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