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闷热潮湿,后台总有人留言说嘴巴黏糊糊像含了层痰,嗓子眼堵得慌,脸上油得能煎蛋,还总冒痘,其实啊,这些八成都是肺胃里窝着湿热在作怪!今天咱就聊聊老辈传下来的祛湿热妙方,看完记得转发给身边同样受困扰的朋友。
【先辨症再下药】 很多小伙伴一觉得上火就猛灌凉茶,结果越喝越难受,肺胃湿热的典型症状可要记牢了:早上起床喉咙里像糊了层糨糊,吐出来的痰发黄黏稠;舌头伸出来黄腻腻的,连牙龈都容易出血;胃口差还总胀气,大便黏马桶冲不干净;最烦人的是额头下巴狂冒油,后背长满红疙瘩,这时候光吃清热解毒丸可不够,得从脏腑根子上调理。
【千年古方显神通】 分享个我在省中医院抄来的方子(具体用量需找大夫把脉调整):
- 黄芩10g:这位"燥湿高手"专盯上焦,把肺里的热毒一点点刮干净
- 黄连6g:像消防员似的冲进胃里灭火,尤其管用口臭和牙龈肿痛
- 茵陈15g:给肝胆洗洗澡,全身湿热都得从小便排出去
- 苍术10g:就像厨房里的吸油纸,专门收拾皮肤油腻、头发塌扁
- 厚朴9g:把憋在胸口的闷气往下顺,胀气打嗝立马缓解
- 薏苡仁30g(要炒过的):既能祛湿又不伤脾胃,煮出来的汤还能当早餐
- 甘草5g:调和诸药,免得苦寒药伤着正气
这七味药配伍绝了!黄芩黄连负责上中焦清热,茵陈苍术内外夹击除湿,厚朴通气机,薏苡仁顾护脾胃,一般连喝5天,你会明显感觉喉咙清爽,脸上出油变少,放屁都带着火药味(别笑,这是排浊气的好现象)
【熬药有门道】 抓药时千万叮嘱药房把黄连另包,这味大苦的药要单独泡半小时,所有药材倒进砂锅,加冷水没过药材两指宽,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咕嘟20分钟,倒出的药汤混着蜂蜜水送服,喝完嘴里含片山楂片,绝对比冰可乐过瘾!
【忌口清单要牢记】 治病期间这些食物绝对碰不得:奶茶蛋糕冰淇淋、烧烤火锅麻辣烫、芒果榴莲荔枝桂圆,可以吃些绿叶菜、冬瓜、鲫鱼、山药小米粥,实在嘴馋就切几片白萝卜蘸酱醋,既解馋又理气。
【搭配外治见效快】 喝完药别急着躺沙发,拿梳子从额头往后脑勺梳100下,再把耳朵揉发热,晚上睡觉前用艾叶水泡泡脚,水里撒一小把花椒,泡到微微出汗最好,这些小动作能帮助气血运行,让药效直达病所。
特别提醒:如果喝药三天还没改善,或者原本只是轻微不适突然加重,千万别硬扛着喝偏方,湿热体质调理就像剥洋葱,得一层层的来,急性期用猛药,好转后该换成参苓白术散这类平和的方子巩固,记住咱们调的是体质,不是单纯治病哦!
最后教大家个自测小窍门:早上起床对着镜子看舌苔,如果还是黄腻腻的,说明体内战场还在清扫;要是变成薄薄白苔,恭喜你离清爽体质又近一步啦!这个方子亲测有效,但具体怎么用还是要听大夫的,毕竟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