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似杨桃的5种中药,第3种专治湿热体质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有没有和杨桃长得像的中药材?"作为研究中草药十多年的资深博主,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种星形果实入药的宝贝,这些天然药材不仅外形独特,更是调理身体的宝藏,尤其适合现在潮湿闷热的天气。

拐枣——山林里的"万寿果" 在秦岭深处的褶皱里,拐枣树总是低调地挂在岩缝间,这玩意儿学名枳椇,成熟时果梗膨大成褐色的弯钩,剥开皮露出三棱形的果肉,活脱脱迷你版杨桃,老中医教我认药时总说:"这东西解酒毒比葛根还灵"。

前年邻居老王应酬喝多了,我摘了半筐拐枣熬水,看着他咕嘟咕嘟喝下两碗,不到半小时就清醒过来,直呼神奇,本草拾遗》早有记载,这果子能"止渴除烦,消湿热",现在药店卖的枳椇子胶囊,就是拿它提炼的护肝成分。

罗汉果——藏在山沟里的止咳圣品 广西山民管这叫"拉汗果",晒干的果子掰开,里面蜂窝状的果瓤像极了海星,别看它丑,泡水喝可是润喉神器,去年流感高发期,我每天用半个罗汉果煮水,办公室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就数我最轻。

老辈人有个偏方:罗汉果加陈皮炖雪梨,专治秋燥引起的干咳,不过要当心,这果子寒性重,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记得去年给风寒感冒的表弟煮了这个,结果他喝完打喷嚏更厉害了,后来才知道搞错了药性。

五棱瓜——岭南地区的祛湿高手 在两广菜市场转悠,总能看见老婆婆卖这种五角星状的瓜,正式名称叫假蒟,潮汕人叫"鸭脚木",切开来有股特殊的香气,用来煲汤能驱散骨子里的湿气,上个月连雨天,我膝盖酸胀得难受,喝了三天五棱瓜鲫鱼汤,居然比贴膏药还管用。

本地人喜欢拿它腌酸菜,说是能开胃消食,不过我试过,那酸爽劲确实提神,但吃完得赶紧漱口,不然牙釉质都要被酸没了,最妙的是用它的藤煮水泡脚,对付香港脚效果一流。

榅桲——古代宫廷的养颜秘果 这梨形带棱的果子在敦煌壁画里就有记载,唐朝贵妃拿它当香水原料,现在新疆老乡还留着晒榅桲干的习惯,切片泡茶有股杏仁混合蜂蜜的香气,去年我皮肤过敏,皮肤科医生开的药膏里就有榅桲提取物,说是能镇静消炎。

不过新鲜榅桲口感酸涩,得放软了才能吃,维吾尔族大妈教我蘸着麦芽糖吃,酸甜交织的味道确实特别,但要注意,这东西收敛性强,便秘的人可不敢多吃。

刺梨——云贵高原的维生素炸弹 贵州深山里的"天赐之果",表面密布硬刺,剖开却是明黄色的果肉,我们当地拿它酿酒,说是每天喝一小杯能增强免疫力,去年流感季我做了几瓶,全家人真的没中招,不过第一次喝要小心,那酸劲能把牙倒掉。

现在科研发现刺梨含VC是柠檬的50倍,但新鲜果子不好保存,我婆婆发明了个土办法:拌上盐巴装陶罐,埋在阴凉处能存半年,不过取出时得把表面的白霜洗掉,不然咸得没法吃。

这些星形药材虽然长相奇特,但都是大自然馈赠的良药,不过要提醒各位,很多野生品种有毒株混生,千万别自己乱采,就像去年自驾游时,有游客误把商陆当野人参挖了,结果全家上吐下泻送医院,记住咱们的老话:是药三分毒,对症才有效,下次去中药房抓药时,不妨仔细看看这些有趣的"杨桃亲戚",说不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良方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