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多变,不少朋友私信我说家里娃或者自己突然起了湿疹,还渗出黄水,试了好多药膏都没效果,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浸淫疮",多是体内湿热往外发的表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用中药粉外敷对付湿疹渗水的妙招。
湿疹渗水到底是咋回事?
很多宝妈看到宝宝皮肤流水就慌了神,其实这就像水管漏水一样,是身体里的"湿气"太多,憋不住从皮肤破口处流出来了,西医说是过敏反应,中医则认为是湿热毒邪在体内闷久了,找皮肤这个出口发泄,特别是爱吃肉、喝奶的孩子,脾胃运化不及就容易生湿,加上换季温差大,内外夹击就爆发了。
中药粉为啥能治渗水?
我奶奶那辈人遇到这种"黄水疮",都会去药铺抓点草药碾碎敷上,像黄连、黄柏这些苦寒药,就像天然的"干燥剂",能把湿漉漉的皮肤收敛住,再加上清热解毒的金银花、野菊花,相当于给发炎的皮肤降降温,最关键是纯粉末状态特别细腻,能完美贴合渗液的创面,比药膏更适合流水的情况。
经典药粉配方大公开
给大家扒个医院皮肤科常用的基础方:取黄连15克、黄柏20克、煅石膏30克、滑石粉25克,别小看这几味药,黄连黄柏负责清热燥湿,石膏吸走多余水分,滑石粉保持干爽,要是痒得厉害,加10克冰片立马止痒;有溃烂趋势就添5克青黛消炎,这些药材中药店都能抓到,让人帮忙打成细粉,装瓶备用。
正确用法才有效果
刚渗水的时候最关键!先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掉黄水,千万别用力搓,然后取适量药粉(像撒面粉似的薄薄一层),用香油或凡士林调成糊状,涂在患处,注意白天可以用纱布盖着防蹭,晚上睡前厚敷一层,第二天你会发现渗液明显减少,记住每天换药前一定要清洁干净,避免药渣残留。
这些细节要注意
- 药粉现配现用最好,放久了会结块影响效果
- 敷药后半小时内别碰水,防止药粉被冲掉
- 渗水止住后就要停用,转用温和的紫草油修复
- 肚脐眼、脖子这些褶皱部位要薄涂,防止摩擦
- 配合喝薏米红豆水,里外夹击赶跑湿气
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去年邻居家小孩满脸渗水,医院开的激素药膏越用越红,后来用这个药粉敷了三天,黄水就收住了,不过要提醒的是,如果是全身大面积渗水,或者发烧不退,千万别硬扛,赶紧去医院别耽误,平时注意别穿太厚,出汗多及时擦干,湿疹最怕闷热潮湿的环境。
日常护理小窍门
- 洗澡水温别超过37度,温水冲洗即可
- 穿透气棉质衣服,化纤材质绝对要避免
- 修剪宝宝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加重渗液
- 家里常备除湿机,湿度控制在50%以下
- 母乳喂养的妈妈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最后唠叨一句,中药粉虽好但不是仙丹,轻度渗水用着见效快,但要是拖到皮肤溃烂感染就得配合西医治疗了,建议大家家里备个小药箱,遇上突发情况不慌张,毕竟湿疹反复是它的特点,咱们要做的就是平和心态,做好长期调理的准备,下期再跟大家聊聊湿疹不同阶段的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