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中药嗓子眼发干还疼,是不是方子有问题?"其实这种情况特别常见,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怎么应对喝中药后的咽喉不适。
为啥中药会"拔干"喉咙? 老中医常说"苦寒伤阴",很多清热解毒的中药比如黄连、黄芩,就像把身体里的火苗扑灭的灭火器,虽然能清热但容易带走津液,特别是本身阴虚火旺的朋友,喝完药喉咙发紧就像沙漠里刮了阵风,本来就缺水的嗓子更容易起皮。
5个实用缓解小妙招
-
含服乌梅最管用 别小看这颗皱巴巴的果子,中医说它"生津止渴"可不是吹的,每次喝完药含颗独立包装的乌梅,酸味刺激唾液分泌,比喝两大杯水都管用,我邻居王姐喝调经药时嗓子冒烟,试了这个法子三天就见效。
-
蜂蜜水要讲究喝法 不是随便兑温水就行,得用40℃以下的温开水冲半勺蜂蜜,重点要在嘴里多含会儿再慢慢咽,有次我妈喝治胃病的中药,我让她早晚各喝一杯蜜水,结果她说喉咙火烧的感觉减轻了一半。
-
陈皮山楂当零嘴 药店买的九制陈皮切成小块,配上几粒炒山楂,酸酸甜甜特别开胃,这些果脯既能促进唾液分泌,又能中和药汤的苦涩,记得让店员现切现称,放久了返潮就不脆了。
-
服药姿势有讲究 千万别仰头猛灌!正确姿势是低头抿一小口,让药液顺着口腔两侧慢慢流下去,上次看中医科护士示范才知道,像喝茶似的小口啜饮,能减少药汤对咽喉的刺激。
-
随身带保湿喷雾 现在药店有卖那种便携式的生理盐水喷雾,喝完药觉得喉咙发紧时就对着口腔喷两下,我试过把云南白药的口腔喷雾放进包包,随时补救干燥感超方便。
这些情况要及时找医生 要是出现三种异常千万别硬扛:①咽痛持续加重像刀割 ②喝水都难咽下去 ③喉咙肿到影响呼吸,去年张叔喝补肾药上火,嗓子肿得说不出话,后来大夫给他加了麦冬石斛才缓过来。
预防干燥的小窍门
-
药汤趁热喝别放凉 冷掉的中药会更涩嘴,就像凉茶比热茶更刮嗓子,我奶奶以前总晾着等不烫嘴,结果总抱怨药苦,现在改成少量多次温热喝,确实顺口多了。
-
配药时主动提需求 抓药时跟大夫说清楚:"我平时爱口渴,能不能加些玉竹?"有经验的中医会根据体质调整配方,像我同事加了几克沙参后,喝治痘痘的药再也不嘴干了。
-
饭后半小时再服药 刚吃饱饭胃酸充足,这时候吃药能减少对食道的刺激,有次我空腹喝中药差点吐出来,后来改成早饭后喝,发现喉咙烧灼感轻了很多。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咽喉肿痛,别自己乱加菊花胖大海,赶紧去找主治医师复诊,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症调理才是正解,祝大家都能顺利喝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