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说发现自己手掌外侧的肌肉(就是大拇指根部那块)越来越瘪了,摸起来软塌塌的,连握筷子都使不上劲,去医院一查说是"鱼际肌萎缩",听着怪吓人的,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早有应对之策,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怎么用中药调理这个毛病。
先搞懂鱼际肌萎缩是咋回事 咱们手部有个叫"鱼际"的部位,就在大拇指下面那块鼓鼓的肉,正常情况下这里应该有饱满的肌肉隆起,要是突然变瘪了、摸起来松软无力,可能就是鱼际肌萎缩,这玩意儿可不是单纯肌肉问题,多半跟神经受损有关,比如正中神经、尺神经出问题,或者是颈椎压迫到神经根了。
西医那边可能会开甲钴胺、维生素B12这些营养神经的药,但咱们老祖宗对付这种"痿证"可有一套,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多是气血亏虚、经络不通导致的,就像花园里的水管堵了,花朵自然蔫巴。
中药调理的三板斧
内服经典方剂 老中医常开的方子里,补阳还五汤算是明星配方,这方子厉害在用黄芪补气,配合当归、赤芍活血,地龙、桃仁这些通经络的药材,特别适合气虚血瘀型的萎缩,这类人通常手脚发麻,舌头颜色偏暗。
还有个温经通络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专门对付四肢末端循环差的情况,这方子出自《金匮要略》,用黄芪补气,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生姜、大枣顾护脾胃,喝上半个月,手脚冰凉的情况能改善不少。
-
外治有妙招 光靠吃药不够,还得内外夹攻,推荐用艾叶、红花、伸筋草各30克,加花椒15克煮水,趁热熏洗手部,这法子能温通经络,每天泡15分钟,坚持一个月效果明显,注意水温别烫出水泡,4度左右最合适。
-
穴位按摩不能少 手上有三个关键穴:鱼际穴(掌心凹陷处)、合谷穴(虎口位置)、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处),每天用拇指按压每个穴位3分钟,顺时针打圈揉按,最好在热敷后进行,这时候肌肉放松,效果更好。
日常养护要注意这些细节
-
改掉伤手坏习惯 现在人人手机不离手,但长时间单手刷手机特别伤鱼际肌,建议大家每隔半小时换个手势,或者用双手交替操作,睡觉时别压着手掌,可以把手放在枕头上自然伸展。
-
吃对食物比药补强 多吃山药、红枣、枸杞这些补气血的食材,每周炖两次乌鸡汤,加当归、党参,补血效果杠杠的,少吃生冷寒凉的东西,像冰镇饮料、生鱼片这些都会让气血运行更差。
-
简单康复训练 找根橡皮筋,套在手指上做对抗练习,比如大拇指和食指撑开橡皮筋,坚持5秒再放松,每组10次,每天3组,还有用握力器锻炼,从最软的档位开始,慢慢增加强度。
真实案例分享 上个月邻居王阿姨来找我,她因为颈椎病导致右手鱼际肌萎缩,整个手掌都快成"鸡爪"形状了,我给她开了补阳还五汤加减方,配合每天用艾叶水泡手,还教她用核桃在手里滚来滚去做按摩,坚持一个月后,明显看到肌肉鼓起来了,现在都能自如地织毛衣了。
不过要提醒大家,中药调理讲究辨证施治,如果是急性期神经损伤,一定要先去医院做肌电图检查,有些情况可能需要配合针灸或者小针刀治疗,千万别自己乱吃药,一般坚持调理三个月,配合康复训练,大部分都能恢复七八成。
最后说句实在话,这种慢性病急不得,就像养花一样,得慢慢浇灌修剪,大家如果发现手指力气变小、肌肉变软,千万别拖着,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觉得今天说的有用,记得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说不定就能帮到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