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也能种出黄金?这几种名贵中药材让黄土变宝地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在很多人印象里,陕北的黄土地除了长土豆和小米,似乎种不出什么"金贵玩意儿",但这两年,榆林、延安的山坡上却悄悄冒出了不少"天价"药材,老张头去年在自家旱塬上试种的三亩黄精,挖出来就被药商以每斤28块的价格包圆了,算算账比种玉米强了十多倍,其实只要摸准门道,陕北这方水土照样能长出让人眼馋的"金疙瘩"。

耐旱冠军:荒漠肉苁蓉

要说陕北最"皮实"的名贵药材,当属荒漠肉苁蓉,这种寄生在梭梭根部的植物,简直就是为黄土高原量身定制的,榆林沙漠边缘的村民发现,原来治沙种的梭梭林居然成了摇钱树——在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不用浇水施肥,三年就能采收,现在定边县的肉苁蓉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万亩,新鲜货能卖到60元/斤,加工成切片后价格翻三倍。

种植窍门:选3年以上梭梭林,春季接种时要保持宿主根系完整,注意与红柳间隔种植,能提高接穗成功率。

石头缝里的黄金:黄精

别小看陕北的白于山石壑地,这里产出的黄精品质堪称一绝,经过林业局试验,采用"仿野生种植法",在石崖下铺腐殖土,种出来的黄精多糖含量高达12%,比南方产区还高两个百分点,吴起县的张大姐去年种了五亩,秋天挖出的"鸡头黄精"被中药厂抢着收购,晒干货能卖到80元/斤。

种植窍门:选半阴坡砂石地,用松针土改良土壤,关键要深挖80厘米定植,模仿野生环境。

旱塬软黄金:柴胡

陕北的梁峁沟壑藏着柴胡生长的秘密,靖边的中药种植大户老李发现,在阳坡种柴胡虽然苗长得矮,但根茎粗壮,挥发油含量能达到药典标准的1.5倍,他摸索出的"坑种法"——雨季前挖碗口大的坑蓄水,让柴胡熬过干旱期,如今他的柴胡基地已经成为国内知名药企的指定供应商。

种植窍门:春播时混播糜子作为遮荫作物,秋季收割后柴胡正好进入休眠,注意避开积水洼地,否则根易腐烂。

酸枣变"金枣":陕北酸枣仁

绥德满山遍野的酸枣树,过去只用来编筐扎篱,现在可不一样了,经过科学改良,当地培育出"大绵瓤"酸枣新品种,每颗果实的仁重比普通酸枣多一倍,米脂县成立的酸枣合作社,教农民用环剥技术取仁,晒干的酸枣仁能卖到260元/公斤,比红枣值钱多了。

种植窍门:选向阳陡坡,冬季修剪老枝促发新芽,7月果实泛红时及时采摘,否则会裂壳落仁。

石山藏宝:连翘

别看连翘在陕北山沟里野生得多,人工种植却是另一番天地,延川县的试验显示,经过修枝整形的连翘,结果量能提高4倍,青翘价格稳定在35元/斤左右,更妙的是,连翘根还是治疗流感的良药,药厂常年收购。

种植窍门:选背风向阳的石灰岩山坡,冬季压条繁殖,重点防治钻心虫,可用苦楝汁喷雾。

站在陕北的山梁上远望,曾经裸露的黄土地如今爬满了绿油油的药材苗,榆阳区的黄芪GAP基地、子洲的党参种植园、横山的金银花产业带......这些在石头缝里闯出的新产业,正让"靠天吃饭"的陕北人尝到了技术种田的甜头,下次再有人说陕北穷山恶水,您就给他看看手机里药商的转账记录——那可是黄土地长出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