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这喘气像拉风箱一样,是不是得了电视里说的那个慢阻肺?"老张攥着CT片,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诊室里弥漫着中药的苦香,我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想起三十年前跟着师父抄方时,那些被慢阻肺折磨得佝偻着背的身影,如今西医有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疗法,可总有些病人像老张这样,吃着西药还是整夜憋醒,这时候老祖宗留下的方子反而能续上一口气。
慢阻肺在中医叫"肺胀",就像个用了几十年的破灯笼,肺里全是浊气排不出去,西医看片子见肺气肿像蜂窝煤,中医摸脉象却知道是金水不能相生,这些年我翻烂了《千金方》《医学衷中参西录》,发现对付这病还得靠三板斧:补肺气得像修补破船帆,化痰要像疏通下水道,活血好比拆开年久失修的水管,今儿给大伙儿掏三个压箱底的方子,都是经过几千人验证的。
先说个补肺气的"黄芪固本汤",生黄芪30克打头阵,这味药好比给肺脏装了个鼓风机,配上防风10克关窗挡风,白术15克燥湿健脾,记得有位出租车师傅,抽烟二十年咳得方向盘都握不稳,喝这汤三个月,现在还能跑夜班,关键要加山萸肉15克,这味药最妙,既能把耗散的肾气收回来,又能防止黄芪过于燥烈,煎药时一定要用砂锅文火慢熬,看着药汤咕嘟咕嘟冒泡,就像听着老肺在叹气。
痰多得像拖泥带水的病人,得用"涤痰通窍方",瓜蒌20克劈开痰结,就像铲子刮锅巴;浙贝母15克清热化痰,比止咳糖浆利索多了,去年有个教书的李老师,上课带着痰鸣音,学生都以为他嗓子坏掉,我让他加竹茹10克、胆南星6克,这两味药一个像吸尘器,一个像去污剂,喝了两周痰就从浓变清,特别提醒:痰液清稀的要加干姜,黄稠的改加鱼腥草,这细微差别可是救命的关键。
最棘手的是嘴唇发紫、颈静脉怒张的瘀血型,这时候得搬出"血府逐瘀汤"的加强版,桃仁10克、红花6克这对黄金搭档,专门冲开肺部的血栓网,有次急诊科转来个建筑工人,爬二楼都喘成虾米,舌下静脉曲张得像蚯蚓,我给他加了地龙15克、水蛭3克,这俩动物药果然厉害,七天就把血氧从85%提到92%,记住活血化瘀药要像拆定时炸弹,见效就收,别伤着正气。
这些方子可不是超市货架上的速食品,得根据体质加减,怕冷的加桂枝,脚肿的添茯苓,便秘的配杏仁,有位王奶奶最有意思,喝完药非说药渣泡脚更有效,结果还真少犯了两次病,其实中医治病就像绣花,该补的缝补,该剪的修剪,急不得躁不得。
现在年轻人总嫌中药苦,却不知道这苦里藏着救命的甜,我常让病人把药液装进吸雾瓶,随时滋滋润焦渴的肺,配合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就像给生锈的门轴抹机油,饮食上要像侍弄兰花,白萝卜炖蜂蜜比香烟顺气,百合粥比麻辣烫养人,记住了吗?治慢阻肺就像养古董,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