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这腿磕得跟紫茄子似的!"邻居张大妈一瘸一拐地闯进我家,手里还攥着沾泥的裤腿,我赶紧翻出抽屉里的铁盒,倒出几片深褐色的药材:"试试这个,咱蕲春老家的宝贝。"看着张大妈疼得直抽凉气的样子,突然想起小时候在药铺子闻到的那股子草药香,还有爷爷总挂在嘴边的"骨断筋不断,蕲艾配蕲断"的老话。
从山沟沟里长出来的续骨奇药
要说蕲断这味药,得从湖北蕲春县的云雾山说起,那年跟着采药队进山,老药农带着我们钻荆棘丛,指着岩缝里一簇簇开紫花的草本植物:"这就是蕲州断续,专治筋骨折损的。"叶片边缘带着细毛,根茎掰开能拉出黏稠的丝,放在嘴里嚼居然回甘带涩,老师傅说这药性就像山里汉子,外表糙粝内里温厚,得用黄酒九蒸九晒才能激发药力。
在李时珍故居旁的药王庙墙上,至今留着明代的石刻药方,有次见着庙里管香火的周大爷用蕲艾熏腿,顺嘴问起蕲断的来历,老爷子眯着眼笑:"当年李郎中采药摔断腿,就是靠这山沟里的野草接上骨头的。"说着掀起裤管,膝盖上蜈蚣状的疤痕泛着暗红,说是年轻时采石耳不小心摔的,全靠蕲断泡酒擦好的。
跌打损伤里的千年密码
村里王木匠最懂蕲断的好,去年盖房梁被砸了脚背,肿得连布鞋都塞不进去,他媳妇天天用蕲断捣碎拌黄酒敷着,不过半个月就能拄拐溜达,有回串门撞见他正给学徒演示:"瞧见没?这药粉撒在伤口上像火烧,可过会儿就透着凉快,淤血散得快着呢。"他工具箱底层总压着纸包好的蕲断粉,比创可贴还金贵。
镇东头骨科诊所的玻璃罐里泡着蛇的蕲断药酒特别吓人,赵医生却说这黑乎乎的液体是接骨圣手:"前月有个骑摩托摔断胫骨的小伙子,外固定加内服蕲断汤剂,四十天就能拄拐走路。"他边说边指墙上泛黄的X光片,骨折线愈合得确实比常规病例快些。
厨房里的养生密码
别看蕲断听着像猛药,炖汤时扔两片倒是温补,我妈总在立秋那天抓把蕲断枸杞煲鸡汤,非说能强筋壮骨,有次好奇尝了口汤,居然没有想象中的苦涩,倒带着股类似当归的甜香,隔壁陈婶更绝,把蕲断炒干磨粉掺在阿胶糕里,说是给坐月子的儿媳补身子。
药店刘掌柜教了个土方子:蕲断30克配上丹参15克,用绍兴黄酒闷泡半月,他自个儿每天喝一小盅,六十岁的人关节响得像年轻人,有回看他蹲着修自行车爆胎,裤腰露出半截脊梁骨,真不像奔七的人。
识货才是硬道理
前阵子旅游区冒出好多"蕲艾制品",挂着李时珍画像卖得贼贵,有次帮表妹鉴定网购的蕲断,包装精美得很,拆开却是整齐得可疑的切片,真正地道的蕲断该是歪七扭八的不规则片,表面灰黄色带棕色斑点,断面还能看见蜂窝状纹理,老药农教的诀窍:真品放嘴里嚼会粘牙,假的脆生生像薯片。
去年收药材碰上个浙江药商,非说蕲断就是普通川断,看着他卡车上码得整整齐齐的药材箱,爷爷冷笑:"你们那些机器切的规矩片子,泡水碗里转三圈,有效成分全跑光咯。"后来听说那车货在亳州药市便宜卖了大半。
土方子里的大智慧
奶奶留下的手抄药方本里,记着十几个蕲断绝活,最绝的是配伍骨碎补治腰椎突出,说要像熬中药那样文武火交替煎三个时辰,有次见村西刘老师用纱布包着蕲断粉敷颈椎,他说办公室坐久了脖子僵,这土法子比膏药管用。
最近迷上用蕲断泡脚,煮水时混着艾叶和红花,蒸汽熏得满屋子草香,泡完脚底板发热,第二天爬楼梯都不喘,小区广场舞群里都传开了,现在跳《最炫民族风》的阿姨们人手一包蕲断泡脚料。
站在赤东湖边的中药材市场,看着装卸工往车上搬麻袋印着"蕲断"的药材,忽然想起爷爷说的:"草木无情却有性,认得乾坤造化功。"这生长在巴水河畔的野草,经过五百年医书记载、三十代药农炮制,依然保持着接骨续筋的本事,下次再有人崴脚碰伤,不妨试试这味写着"蘄春制造"的草木传奇,毕竟有些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