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双胞胎中药材!草果和它亲戚到底咋区分?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前几天我在菜市场买香料,听见两位阿姨在调料摊前争论:"这草果和砂仁是不是同一种东西?"摊主笑着解释半天,两位还是一头雾水,其实不止普通人分不清,很多刚学煲汤的朋友都会把草果和它的"亲戚们"搞混,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长相酷似草果的中药材,搞清楚它们的区别才能不浪费好食材!

【被误认的"亲兄弟"——砂仁】 要说最像草果的中药,砂仁绝对排第一,这两个都是姜科植物的果实,表面都有密密的纹理,不过仔细看,砂仁个头比草果小一圈,表皮棕褐色带点斑点,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香柚味,广东人煲鸡汤必放砂仁,它能理气安胎,特别适合孕早期呕吐的准妈妈,但要是拿砂仁当草果用,那锅汤可就苦得没法喝了!

记得去年我邻居张婶煮牛肉汤,抓了一把砂仁就往锅里扔,结果汤苦得全家皱眉,她还以为是自己买的牛肉有问题,后来才知道是把砂仁当成草果用了,这两个虽然都是去腥高手,但草果偏温燥,砂仁更重理气,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藏在调料盒里的草豆蔻】 上次整理厨房发现,我妈总把草豆蔻和草果放在相邻的格子里,这两个确实像双胞胎,都是椭圆形的深色果实,连表面的油室分布都差不多,不过草豆蔻摸起来更粗糙,折断后里面是淡黄色的籽粒,它在云南菜里特别常见,尤其是做傣味烧烤时,撒点草豆蔻粉能激发出独特的清香。

有次看美食节目,大厨特意强调草豆蔻要后放,因为它的香气很容易挥发,不像草果需要提前煸炒,这大概就是它们性格的不同——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不过要是搞混了,做出来的菜肴味道可就全变了。

【带着奶香味的益智仁】 说到益智仁,老广肯定不陌生,这种长着皱纹的小果实,外表确实有点像迷你版草果,但它有个特别的标志——断面会渗出白色汁液,凑近闻还有股淡淡的奶香,在潮汕地区,人们常用益智仁炖猪肚,说是能补心肾,不过这玩意儿性温得很,年轻人吃多了容易上火,我家小子上次偷吃了几颗,当天就喊喉咙痛。

【别把假草果当宝贝】 市面上经常能看到些"李鬼",特别是那种颜色发亮的所谓草果,正宗的草果表面应该是灰棕色的,有三个明显的纵棱线,有些不良商家会用别的果实染色冒充,这种假货不仅没药效,还可能含有害成分,记得去年曝光过某地用橘子皮染黄冒充草果,想想都后怕。

【厨房用药小贴士】 说了这么多,关键还是要会用,草果用前要先拍裂,这样香味才能出来;砂仁最适合炖禽类,加两粒就能去腥增香;草豆蔻最好碾碎用,不然味道出不来,至于益智仁,每天嚼两三颗就行,千万别当零食吃。

最后提醒大家,虽然这些中药都能调味去腥,但真要治病还得听医生的,就像我们小区王医生常说的:"厨房里的中药好比武功招式,用对了强身健体,乱使招可要伤身呐!"下次看见这些"草果亲戚",可别再傻傻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