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中医说"去恶血",这三个字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作为常年手脚冰凉、姨妈期腹痛的体质,我特意扒拉着《本草纲目》研究了半天,发现这里面大有学问,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中医说的"恶血"到底是啥?为啥要去掉它?普通人又该咋调理?
"恶血"不是恐怖片,是你身体的小垃圾
老中医嘴里的"恶血",可不是字面意思的"有毒血液",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长期滞留的"坏血",就像下水道里发黑发臭的积水,这些血要么凝固成块堵在血管里,要么颜色暗紫流不动,中医叫"瘀血",西医说是代谢废物堆积。
我表姐去年流产后总感觉小腹坠胀,脸色发青,老中医把脉后就说她"恶血未净",后来喝了半个月益母草煮鸡蛋,那些黑褐色的分泌物排干净了,整个人立马精神了,所以说恶血排不干净,就像家里堆着发霉的垃圾,早晚要出问题。
身体哪些信号在报警?这5个表现要警惕
- 痛经宝典:每次来月经都有血块,疼得直冒冷汗,暖宝宝贴三个小时都没用
- 舌下青筋:伸出舌头看到底部两条粗大青筋,像蚯蚓一样凸起
- 伤口恢复慢:磕破膝盖两周还青紫一片,别人三天就好的淤青你留一周
- 莫名刺痛:明明没受伤,但总觉得某个地方针扎似的疼,位置还不固定
- 皮肤甲错:胳膊腿干燥起白屑,摸起来像鱼鳞,特别是秋冬季节更明显
我朋友小王就是典型例子,打篮球崴脚后三个月脚踝还肿着,晚上疼得睡不着,老中医让他用艾叶泡脚加红花伸筋草煮水擦,结果擦出好多紫黑色黏糊糊的东西,现在走路终于不瘸了。
中医祛恶血三大绝招,在家就能折腾
食补法:厨房里的活血化瘀高手
- 益母草煮鸡蛋:经期前三天开始吃,早水煮蛋加点红糖,连汤带水喝光
- 山楂陈皮饮:炒山楂10克+陈皮5克,开水焖泡当茶饮,特别适合吃完火锅油腻时刮油
- 黑豆红花汤:黑豆提前泡发,加藏红花3克炖汤,每周喝两次,注意孕妇千万别碰
我妈以前总说"产后喝生化汤",其实就是用当归、川芎、桃仁这些猛药组合,专门对付生娃后的恶露排不干净,不过咱们普通人别乱喝,得问过大夫再说。
外治法:老祖宗的智慧妙招
- 刮痧排毒:后背膀胱经从上往下刮,出痧后喝杯温开水,适合空调吹多的上班族
- 艾灸穴位:关元穴、血海穴轮流灸,每穴10分钟,注意别烫出水泡(我上次灸三阴交差点燎着毛)
- 花椒水泡脚:抓一把花椒煮10分钟,水温40度左右泡到膝盖,边泡边揉太冲穴
我同事阿姨静脉曲张十几年,西医让做手术,后来坚持每天用生姜捣碎敷小腿,配合红花油按摩,现在青筋没那么暴起来了。
中成药:药店能买到的救命稻草
- 血府逐瘀丸:适合胸胁闷痛、失眠多梦的气滞血瘀型,饭后服用
- 少腹逐瘀颗粒:专治下焦寒凉导致的痛经、月经暗黑有血块
- 云南白药胶囊:跌打损伤后24小时吃,既能止血又能防淤血(运动员都在偷偷用)
不过要提醒一句,这些药都不能长期吃!我邻居王叔吃丹参片吃了一个月,结果牙龈出血不止,吓得赶紧去医院,所以吃药前一定找大夫把脉,别自己瞎琢磨。
现代人的通病:一边作死一边祛恶血
现在人熬夜加班、冷饮当水、久坐不动,个个都是瘀血体质预备役,我闺蜜天天奶茶续命,上个月体检查出卵巢囊肿,医生说就是气血不畅闹的,建议我们这种上班族:
- 每小时站起来晃悠五分钟,学学八段锦的"摇头摆尾"动作
- 夏天别贪凉,冰淇淋和冰西瓜最好在中午阳气最旺时吃
- 买那种艾草坐垫,坐着就能疏通督脉
排恶血不是越多越好,这些坑千万别踩
- 见黑血就慌:排出少量深色血是正常的,但量大如崩漏要立即就医
- 月子期间乱补:产妇喝太多红枣阿胶反而加重瘀血,前两周应该吃生化汤
- 盲目放血治疗:有些养生馆鼓吹刺血拔罐,其实操作不当会感染
- 经期剧烈运动:跑步跳操可能导致经血倒流,引发巧克力囊肿
我表嫂就是血泪教训,生完孩子喝十全大补汤,结果恶露排了六周还没干净,最后中医让她停掉人参改喝益母草才止住。
祛恶血说到底就是给身体做大扫除,但别把它想得太玄乎,平时注意饮食别太寒凉,适当运动促进循环,发现不对劲早点调理,毕竟咱们的身体就像精密机器,定期保养才能用得久,记住老话:"通则不痛",血脉通畅了,脸色红润、手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