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推荐的止咳秘方,这几个中药方子在家就能试!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前阵子楼下张阿姨天天捂着胸口咳嗽,去药店抓了三四次西药都没断根,上周碰见她拎着保温杯在小区散步,凑近一看杯里泡着橘红片和罗汉果。"还是中医院退休的老院长给开的方子管用",她笑着把手机里的药方照片给我看,这才让我想起家里长辈常说的"中药治本"的道理,今天就把几个经过验证的止咳中药方整理出来,都是食材级别的草药,在家就能配齐。

分清咳嗽类型再对症下药 很多小伙伴拿过中药方却效果不明显,八成是没分清楚寒热,就像感冒分风寒风热,咳嗽也分好几种:

  1. 寒咳:喉咙发痒总想咳,痰液清稀像水泡,晚上躺床上咳得更厉害,舌苔发白
  2. 热咳:嗓子痛像冒火,黄稠痰块卡着难受,口渴总想喝凉水,舌头红红的
  3. 燥咳:干咳像撕纸巾,喉咙干得冒烟,秋天特别容易犯,可能还有鼻血
  4. 虚咳:咳声像闷在罐子里,喘气费劲,爬楼梯都吃力,多见于体弱老人

厨房就能找到的止咳四宝

  1. 陈皮雪梨饮(燥咳必备) 材料:新会陈皮1瓣、雪梨1个、冰糖3颗 做法:陈皮泡软刮白瓤,雪梨去核切块,加水炖40分钟,关火前5分钟放冰糖 原理:陈皮理气化痰,雪梨润肺凉心,去年我闺女半夜干咳,喝了三天就不醒了,注意要用正宗陈皮,某宝买带溯源码的才靠谱

  2. 姜枣蜜茶(寒咳救星) 材料:生姜3片、红枣5颗、蜂蜜1勺 做法:红枣掰开去核,生姜切丝冷水下锅,煮开后转小火焖15分钟,滤渣调蜂蜜 诀窍:趁热喝发汗最好,喝完钻进被窝睡一觉,去年流感季办公室传阅的止咳神方,会计部王姐靠这个三天止住夜咳

  3. 罗汉果胖大海(教师专用) 材料:罗汉果1/4个、胖大海2颗、甘草3片 用法:直接开水冲泡当茶饮,适合讲课多的教师、主播群体,隔壁班李老师每天两壶,现在上课终于不用中途停顿清嗓子了

进阶版经典药方

  1. 止嗽散(清代名医配方) 组成:荆芥6g、紫菀9g、百部9g、桔梗6g、白前9g、甘草3g、陈皮6g 适用:各种咳嗽后遗症,感冒好转后仍然咳嗽,中药房抓药时记得让师傅打成粗粉,每天早晚各取10g煮水,像喝茶一样慢慢呷

  2. 百合固金汤(阴虚咳嗽) 材料:百合15g、生地10g、熟地10g、麦冬9g、当归6g、芍药9g、贝母6g、桔梗6g、玄参6g、甘草3g 特别适合:熬夜党、更年期女性长期干咳,这个方子需要慢火煎煮1小时,建议周末花2小时熬出一周量,放冰箱分次加热

这些坑千万别踩

  1. 川贝不是万能钥匙:很多人听说川贝母润肺就盲目用,其实它性凉只适合热咳,寒咳吃反而加重,就像往湿木头上泼冰水

  2. 别把枇杷叶当饮料:新鲜枇杷叶背面有绒毛,直接煮会刺激喉咙,必须刷干净绒毛再用盐水焯一遍

  3. 孕妇禁用半夏:虽然半夏止咳效果好,但孕期千万避开,可以用苏梗、砂仁代替

咳嗽期间要注意 • 忌口清单:牛奶(生痰)、冷饮(封喉)、油炸食品(助火) • 食疗时间表:早上7-9点喝止咳汤效果最佳,这时候胃经当令吸收好 • 辅助疗法:每晚搓热掌心敷后背肺俞穴,孩子咳嗽可以捏脊5分钟

上个月我跟着中医院主任学了脉诊,发现现代人多数咳嗽是"情绪病",压力大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克犯脾肺,所以配合敲胆经、揉太冲穴效果会更好,当然具体病症还是要听医生的,这些方子适合偶尔发作的轻微咳嗽,要是持续两周不好转,赶紧去医院拍片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