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人念叨"三消",说是能调理全身毛病,作为研究中医十年的自媒体人,今天必须给大伙儿扒明白这"三消"到底是哪三味神药,不过先别急,咱们得先搞清楚"三消"到底指的是啥?
其实这"三消"说法可大有讲究,在中医里,"三消"专治三种"淤堵":消食积、消气郁、消痰湿,就像家里打扫卫生要清理厨房、客厅、卫生间三个重灾区,人体健康也得疏通这三个关键位置,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三味药,简直就是人体清洁三剑客。
【第一剑:山楂——肠胃清道夫】 说到消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山楂,这红彤彤的小果子可不止是糖葫芦好吃,《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现在人天天大鱼大肉,肠胃负担比古人重十倍,上次我邻居王大爷吃完火锅腹胀三天,喝了碗山楂麦芽水,当天就见效。
不过吃山楂也有门道,鲜山楂偏于消肉食,炒山楂更擅化面食,记得去年春节,表弟贪吃年糕积食,我教他妈妈用焦山楂煮水,加勺红糖,喝两次就活蹦乱跳了,但要注意,胃酸多的朋友可别空腹吃,不然小心变成"酸菜坛子"。
【第二剑:陈皮——情绪解压阀】 现代人压力大,十个有九个肝气郁结,这时候就得请出广东新会的陈皮,这橘子皮晒足三年,香气越陈越醇厚,上个月我采访的茶楼老板,每天用陈皮泡茶,六十岁的人面色红润得像四十岁。
陈皮最妙的是能理气解郁,办公室久坐的白领最适合,泡水时加两片,既能提神又顺气,但别和半夏、南星这些药同用,犯冲,我试过用陈皮炖雪梨,润肺止咳效果翻倍,比吃药强多了。
【第三剑:茯苓——祛湿小能手】 南方朋友对茯苓肯定不陌生,这可是祛湿健脾的王牌,别看它白白胖胖像土豆,利水渗湿的本事一流,去年梅雨季,我照着古方用茯苓煮薏米粥,连喝一周,舌头终于不再"穿棉袄"了。
茯苓还能安神,熬夜党必备,建议买云南产的茯苓,切成小块煮汤,不过肾虚尿频的人要少吃,不然半夜总跑厕所可别怪我没提醒,最绝的是四神汤,茯苓搭莲子、山药、芡实,祛湿又不伤身。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要问这三味能不能一起吃?还真能!我常推荐的养生茶就是山楂5克+陈皮3克+茯苓10克,煮水代茶饮,特别适合饭后油腻、压力大、湿气重的朋友,但孕妇和体质特别虚弱的要慎用,毕竟再灵的药也不是仙丹。
现在市面上各种"三消"产品满天飞,但记住老祖宗的智慧最靠谱,与其花大价钱买保健品,不如去正规药店买这三味药,加起来不过几十块钱,不过要认准道地药材,别买硫磺熏过的劣质品。
最后提醒一句,中药调理讲究对症,如果是长期慢性病,还是要去看中医大夫,咱们分享的这些小方子,适合日常保健用,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养生这事急不得,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