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名称大全,养生必备!老中医都在用的药材清单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话说咱们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家里常备点中药材,既能调理身子又能防病,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新手想入门中药养生,该从哪些药材下手?"今天我就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中药材名称大全,附上功效和用法,全是老中医压箱底的干货,建议收藏慢慢看!


补气养血类——元气满满就靠它们

  1. 黄芪
    外号"补气大王",适合整天累得慌、说话有气无力的人,切片泡水喝,或者炖鸡汤时丢几片,喝完整个人都精神了,注意:高血压患者少用,容易上火。

  2. 当归
    女人离不开的"补血圣品",痛经、手脚冰凉可以试试,经典搭配是当归+生姜煮红糖水,但孕妇千万别碰!

  3. 党参
    补气界的"平民人参",价格实惠还温和,上班族熬夜后用党参煮粥,能缓解疲劳,比喝咖啡管用。

  4. 阿胶
    专治脸色蜡黄、头发干枯,但有点腥,建议打成粉加牛奶喝,或者买即食糕,方便!记得避开潮湿天气保存。


清热解毒类——上火痘痘全靠它

  1. 金银花
    嗓子疼、长痘必囤!抓一把泡茶,加点冰糖,喝两天火气全消,新鲜金银花还能煮水敷脸,天然祛痘神器。

  2. 菊花
    电脑族护眼必备,白菊明目,黄菊清热,办公室泡杯菊花枸杞茶,眼睛不干涩,心情都变好~

  3. 蒲公英
    春天挖点野菜蒲公英,晒干泡水治乳腺胀痛,不过体质偏寒的人少喝,可能会拉肚子。

  4. 鱼腥草
    闻着臭喝着香,肺热咳嗽、痰多的时候最管用,凉拌当菜吃也行,南方朋友应该很熟悉。


祛湿健脾类——告别虚胖水肿

  1. 茯苓
    湿气重的"救星",早上眼皮肿、大便黏马桶的人赶紧记下来,茯苓粉蒸馒头、煮粥都行,还能美白养颜。

  2. 薏米
    减肥人士最爱,但性寒要炒过再吃!搭配红豆煮水,一周喝三次,肚子上的赘肉悄悄少。

  3. 白术
    脾虚导致食欲不振?用白术炖猪肚汤,连喝三天胃口大开,药店买的时候别买成"苍术",长得像但功效不同。

  4. 赤小豆
    和红豆不是亲戚!细长扁扁的才是真赤小豆,祛湿利水一流,煮薏米水时记得放一把,消肿效果翻倍。


安神助眠类——失眠星人速存

  1. 酸枣仁
    熬夜熬到心慌?酸枣仁捣碎煮茶,睡前一小时喝,沾床就能睡,比吃安眠药安全多了!

  2. 百合
    心烦意乱时煮点百合莲子羹,清凉润肺还镇静安神,新鲜百合口感更好,但干百合保存更久。

  3. 合欢花
    名字听着就浪漫,实际是"解郁高手",泡茶喝能缓解焦虑,不过孕妇和胃酸过多的人慎用。

  4. 远志
    记忆力差、总丢三落四?用远志炖汤喝,学生党备考期必备,但别长期喝,容易伤胃。


调料也是药——厨房里的中药宝藏

  1. 八角
    炖肉必放的香料,其实能暖腰膝、散寒止痛,但一次别放多,3个以内最合适。

  2. 桂皮
    虚寒体质的宝贝,冬天煮红糖水时加一小片,暖胃又驱寒,注意别直接啃,容易上火。

  3. 丁香
    口臭、牙疼含一颗,瞬间清新口气,但过量会中毒,一次最多用2-3粒!

  4. 砂仁
    煲汤时放几个,胀气不消化马上缓解,尤其适合吃撑了胃难受的时候。


冷门但好用的奇效药材

  1. 绞股蓝
    "南方人参",降三高神器,每天泡茶喝,比吃药副作用小,但味道有点苦。

  2. 桑葚
    既是水果也是药,补肾乌发靠它,不过新鲜桑葚难保存,做成膏方更方便。

  3. 石斛
    专治口干舌燥、胃阴虚,铁皮石斛最珍贵,泡水喝有点浪费,建议炖鸭汤更滋补。

  4. 伸筋草
    久坐族、老寒腿的福音,泡脚时加一把,舒筋活络特别明显,药店一般卖得很便宜。


中药材使用小贴士

  1. 别盲目跟风:比如有人听说何首乌能黑发,结果吃出肝损伤,任何药材都要对症,最好先问医生。
  2. 保存有讲究:虫草、枸杞这类容易受潮的,记得密封放冰箱;陈皮、艾叶反而要通风晾干。
  3. 搭配有禁忌:比如人参忌萝卜,否则补气效果大打折扣;当归不能和大蒜同食。
  4. 真假要辨别:硫磺熏过的枸杞颜色鲜艳但有害,买药材去正规药店,别贪便宜。

这份中药材名称大全涵盖了日常养生最常用的种类,建议根据体质选择性使用,中药讲究"一人一方",如果长期调理还是要找专业医师开方子,最后提醒一句:再好的中药也不是零食,适量服用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