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张大夫,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问:"不小心扭到腰了怎么办?""运动拉伤筋能不能用中药调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治伤筋宝贝,这些年我诊所里接待过不少跌打损伤的患者,发现很多人对中药治伤筋的门道还不太清楚,其实咱们山里田边随便挖的几味草药,搭配好了比膏药管用多了!
伤筋到底是咋回事?
老话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不是吓唬人的,筋在中医里指的是肌肉、韧带这些软组织,像搬重物闪了腰、打球崴脚、长期低头手机党脖子僵硬,都属于伤筋范畴,西医说是软组织损伤,咱们中医看来就是气滞血瘀,经络堵住了,这时候光贴膏药可不够,得把淤血化开,气血通畅了才能真正好利索。
祖传下来的治伤圣药
我爷爷那辈赤脚医生常说:"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说的就是重楼这味药,这玩意真不稀奇,南方山沟里随处可见,根茎磨成粉调醋敷在肿起来的地方,消淤速度比云南白药还快,去年工地老王被钢筋砸了脚背,就是我给他弄的鲜重楼捣烂外敷,三天就能拄拐走路了。
要说最懂女人心的,还得数益母草,别以为就管月经不调,这草药性子温和,对键盘手、妈妈手这种慢性劳损特别有效,记得上个月邻居李姐抱娃得了腱鞘炎,我让她每天用益母草煮水泡手,配合艾条灸合谷穴,不出半个月就能拎菜篮子了。
厨房里藏着的疗伤高手
您可别小看灶台上的调料,厨房就是个小药箱,上次小区篮球赛小子扭了脚踝,我让他妈炒碗韭菜鸡蛋,这韭菜可是活血散瘀的好东西,配上黄酒送服,当天晚上就不疼了,不过要记住,阴虚火旺的体质得少吃,不然嘴上起泡别找我。
再说说中老年最爱的姜枣茶,加点红花进去,专治老寒腿抽筋,我丈母娘每到冬天膝盖就咔咔响,现在每天拿红花、艾叶、生姜煮水泡脚,泡完再按摩犊鼻穴,现在爬楼梯都带风,这些方子都是几十年前师父教的,关键得坚持用。
经典药对效果翻倍
单用一味药就像孤军奋战,聪明人都得学学古人的配伍智慧,像我给货车司机老赵开的方子:乳香10克+没药10克+当归尾15克,这三味药碾成细末,黄酒调匀外敷,对付急性腰扭伤屡试不爽,他上次卸货闪了腰,敷了三次就能弯腰系鞋带了。
要是碰上运动后肌肉酸痛,试试栀子30克捣碎,加三七粉10克,用蜂蜜调成糊状捈在痛处,我们体校那几个小伙子训练完都这么弄,第二天照常生龙活虎的,不过孕妇千万别碰三七,这玩意活血太猛。
民间偏方大集合
前些年下乡收药,跟山里的采药人学了不少土方,比如说:
- 手腕腱鞘囊肿:用蒲公英捣烂敷患处,每天换两次
- 落枕脖僵:威灵仙30克煎汤,拿毛巾蘸热乎气熏脖子
- 膝盖积液:新鲜土豆片切薄,交替敷在鹤顶穴
我最服气的是张奶奶的秘方,她总说"筋骨痛,找木瓜",不是水果摊的番木瓜,是药房里的宣木瓜,配上丝瓜络熬水喝,专门收拾风湿性关节痛,她九十岁还能蹲着择菜,全靠这口偏方养着。
用药禁忌要记牢
再好的药也有脾气,用错了反伤人,像川乌、草乌这些大毒药材,必须炮制透才能用,我见过愣头青直接嚼生半夏,结果舌头麻了两天,还有活血化瘀的药,月经期的姐妹们千万躲远点,当心雪上加霜。
现在市面上假药泛滥,买药材记住三个窍门:当归切片后有棕色油点,黄芪断面像棉花絮,三七敲着声音脆生,实在拿不准就选大药房,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养护才是硬道理
药物治疗只是救急,要想筋强骨壮还得靠养,我每天早上都教病人做八段锦,重点练"摇头摆尾去心火"那节,对腰椎特别好,饮食上多吃莲藕、山药这些白色食物,滋阴润燥不上火,最关键的是改掉久坐不动的毛病,每小时起来活动五分钟,比啥补药都强。
最后提醒各位,严重骨折或者韧带断裂千万别硬扛,该去医院拍片子就得去,今天说的这些法子适合轻度损伤,权当应急之用,咱们老祖宗的东西是好,也得讲究个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