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左扭,祛风湿、强筋骨的民间秘方,这些功效你知道吗?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一大清早,邻居王婶拎着个布兜来敲门,神秘兮兮地掏出一把灰褐色的草根:"小陈,你总研究中草药,看看这个是不是野芹菜?我在山坡挖的。"我仔细瞧了瞧,忍不住乐了:"王婶,这可是宝贝!这是中药里的'左扭',又叫大艽,您拿它炖鸡腿最合适,专治您那老寒腿!"

藏在山野里的"蛇形仙草"

这味被叫做"左扭"的中药,老家在云贵川的深山里,为啥叫这么个怪名?原来它的根茎天生爱向左拧巴,像盘着的蛇一样,老药农说,采药时顺着藤蔓找,准能挖出一窝扭成麻花的根,有些地方还叫它"牛尾菜",说是根部甩起来像水牛尾巴。

《本草纲目》里记着:"艽叶似蒜,根如指掌,左扭者良",咱们现在说的"大艽",其实就是古人眼里的上等药材,不过要认清楚,它和药店里常见的"秦艽"可不是亲戚,虽然名字像,但大艽叶子圆乎乎带绒毛,秦艽叶子细长有棱,千万别搞混了。

祛湿散寒的"骨头痛杀手"

前阵子我痛风发作,师父从柜子里翻出个土陶罐,里头泡着棕黄色的药酒:"每天抿两口,比膏药管用。"一问才知道是用了左扭泡的,这玩意最拿手的就是对付关节里的湿气,老辈人下地干活腰酸腿疼,挖几棵回来煮水熏洗,比贴膏药还灵。

中医说它能"祛风湿、利关节",专治那种阴雨天就隐隐作痛的毛病,有个出租车司机朋友,常年开夜班落下膝盖积液,我用左扭配威灵仙给他调药膏,敷了半个月就能正常蹲起了,不过要记住,这药性偏燥,阴虚火旺的人得像吃辣椒似的悠着点。

厨房里的中药宝藏

要说最接地气的用法,还得数民间食补方,贵州老乡教过我一手:取鲜左扭30克,跟土鸡块、红枣一起炖汤,喝汤吃肉,连着进补三天,整个人像换了副钢筋铁骨,去年我妈肩周炎犯的时候,我就用这个方子,她现在还能抡着太极剑晨练呢。

要是嫌麻烦,直接拿干品泡茶也行,抓一小把左扭片,开水焖十分钟,加点红糖调味,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白领,我们工作室的小美编天天盯着电脑,脖子僵得像机器人,喝了半个月居然能转脖子了。

这些坑千万别踩!

别看左扭好处多,乱来可能适得其反,有次邻居学别人泡药酒,结果把剂量翻倍,喝得满脸通红送医院——这东西每天不得超过15克,还有人听说能治风湿,就天天煮水泡脚,结果脚底脱皮发痒,原来是过敏了。

最要命的是孕妇千万不能碰!村里张寡妇不懂忌口,差点闹出滑胎,另外它和藜芦是死对头,千万不能一起用,否则轻则恶心呕吐,重则浑身抽搐,上次诊所收了个中毒的病人,就是这两种药混着吃了。

现代研究的惊喜发现

别以为老古董就没新花样,最近科研所可是挖出不少门道,原来左扭含有独特的生物碱,能调节人体免疫反应,北京某医院用它治疗类风湿,效果比单纯吃西药还好,更绝的是,它还能让关节滑膜细胞乖乖听话,减少炎症因子乱窜。

不过话说回来,再好的药也得讲究方法,就像我们村赵大夫说的:"草药不是仙丹,得顺着四时节气来。"春天刚冒芽的嫩苗药效猛,适合急症;入冬后的老根耐储存,更适合慢病调理。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