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路边的神仙草!这些萝藦科中药你认识几个?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在郊区采风时,发现路边总有些藤蔓植物爬得到处都是,问了懂行的老中医才知道,这些不起眼的野草竟是中药界的"隐藏高手",很多都来自萝藦科这个神奇家族,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种常见的萝藦科中药,看看这些自然界的馈赠都有什么妙用。

奶浆藤的奥秘——萝藦的全能身手 要说萝藦科最接地气的成员,当属萝藦(mò)本人,这种在田埂边常见的藤本植物,折断茎叶就会流出白色乳汁,农村娃都见过,可别小看这奶浆,在古代这可是治疗疮毒的急救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就记载过,遇到毒蛇咬伤,捣烂萝藦敷伤口能解毒。

老辈人常说"萝藦全身都是宝"真不夸张,春天采嫩叶焯水凉拌,能清热败火;夏秋摘果实泡酒,据说对风湿关节痛有奇效,最绝的是它的根,晒干后煮水,对付咳嗽痰多比止咳糖浆还管用,不过要提醒各位,采挖时记得留根,这野草明年还能接着长呢。

止痛圣手徐长卿的前世今生 听到"徐长卿"这名字,总让人联想到古代侠客,其实这味药的来历特别有趣——传说宋代徐文伯先生擅长用这种草药治病,患者为表感谢,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现在中药店卖的徐长卿,其实是干燥的根茎,闻着有股特殊的香气。

这味药最擅长对付各种疼痛,腰肌劳损的患者,老中医常开徐长卿配当归煎服;女性经期腹痛,用它煮红糖水效果显著,更神奇的是,新鲜徐长卿捣烂外敷,连带状疱疹这种"蛇缠腰"都能缓解,不过孕妇要避开这味药,它活血力度比较猛。

白薇的双面人生 白薇这名字听着像温婉淑女,实则是个"冷热通吃"的高手,这种长得像芦苇的多年生草本,春天采挖的根叫"春白薇",秋天采的叫"秋白薇",药效还有差别,老药工告诉我,春白薇偏于清热,秋白薇更擅除虚烦。

在南方湿气重的地方,白薇煮水泡脚是家传秘方,对于阴虚火旺导致的失眠,用它搭配地骨皮熬汤,比安眠药温和多了,不过这味药性寒,脾胃虚寒的人服用时要特别小心,最好配上生姜调和。

其他萝藦科"潜力股" 除了前面几位"明星选手",萝藦科还有不少潜力股,比如杠柳的根皮就是中药"香加皮",能祛风湿但有毒需慎用;鹅绒藤的乳汁外用治瘊子效果显著;就连蒲公英的"亲戚"牛皮消,根茎也是清热解毒的良药。

这些野生药材大多分布在房前屋后、田边路旁,但切记不可随意采挖,现在许多品种已被纳入保护名录,像珍稀的铁皮石斛就属于萝藦科,建议大家去正规药店购买炮制过的药材,使用时遵医嘱,毕竟中药讲究辨证施治。

小贴士:辨别萝藦科植物的小技巧 这类植物通常有牛奶状汁液,花瓣呈五角星形排列,果实多为蓇葖果,不过最保险的方法还是请教专业人士,毕竟有些外形相似的植物可能含剧毒,下次在野外看到藤蔓植物,不妨仔细看看,说不定就邂逅了某位中药界的"隐士高人"。

(全文共1286字)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