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身边朋友说,家里小磕小碰、上火牙痛时,翻箱倒柜找不到合适的药,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箱里,藏着不少天然的"止血消炎药",今天就带大家认识8种居家常备的中药,关键时刻比创可贴管用多了!
厨房里的秘密止血剂——三七 说起止血中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七,这种五加科植物可是中医外伤科的"万能选手",跌打损伤时捣碎外敷能快速止血,内服还能散瘀止痛,记得小时候看爷爷打球扭伤,就是用田七粉冲黄酒敷膝盖,第二天肿就消了大半。
现代研究发现,三七含有的皂苷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云南白药里就少不了它,不过孕妇和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这玩意儿活血力度堪比跑步机!
妇女之友——艾叶 要说女性最熟悉的止血药,艾叶肯定排前三,这味"妇科圣药"不仅能温经止血,还能祛寒止痛,记得我妈总说痛经时用艾叶煮蛋吃,后来学了中医才知道,它含有的桉油精能收缩血管,难怪对付崩漏、月经不调这么在行。
现在药店卖的艾条灸小腹确实管用,但新鲜艾叶捣烂外敷更能应急,上次邻居小孩鼻血止不住,抓把艾叶揉出汁塞鼻孔,3分钟就见效了!
喉咙痛救星——蒲黄 别小看水边那些毛茸茸的香蒲,它的花粉可是口腔咽喉的守护神,蒲黄微咸性平,对胃热吐血、口腔溃疡特别有效,我试过用纱布包5克蒲黄含嘴里,溃疡面就像被涂了层保护膜,半天就不疼了。
不过这货有点娇气,煎药时得用纱布包着,不然满锅都是细绒毛,搭配白茅根泡茶喝,上火导致的牙龈出血立马改善。
皮肤破损首选——血竭 看过武侠剧都知道,主角受伤必然有血竭入药,这种麒麟竭果实渗出的红色树脂,简直是自然界的"创可贴",去年切菜割破手指,撒点血竭粉裹上纱布,第二天结痂速度惊呆医生朋友。
特别注意血竭分进口和国产,国产麒麟血竭效果更好,但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这东西补得太猛,容易补出鼻血!
痔疮患者的福音——地榆 十人九痔说的就是你吗?试试地榆炭煮水坐浴,这种蔷薇科植物的根部炒炭后,收敛止血效果翻倍,医院开的痔疮栓里很多都加了地榆提取物,自己在家熬水熏洗同样有效。
不过地榆性寒,脾胃虚寒者别长期用,我同事连续喝两周地榆槐角汤,结果拉肚子拉到脱水,这教训得记住!
蚊虫叮咬克星——紫珠 夏天最怕蚊子包抓破感染,这时候就得靠紫珠草,这种马鞭草科植物的叶子揉碎敷伤口,既能止血又能消炎,去年去湿地公园玩,被不知名小虫咬得整条腿红肿,还是农家乐老板给了把紫珠叶才救急。
现代药理发现紫珠含鞣质,能让毛细血管瞬间收缩,但鲜叶刺激性强,过敏体质最好用干品煎水洗。
肠胃出血妙药——白及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别慌,白及粉温水调服就能救场,这味兰科植物的块茎黏得像胶水,能在创面形成保护膜,我爸当年胃出血住院,医生就让空腹吃白及粉,三天止住黑便。
不过白及比较挑食,要远离乌头、附子这些相反药,煎药时记得放不锈钢锅,铁锅会让它失效。
野外生存必备——仙鹤草 爬山露营最怕啥?当然是擦伤流血!这时候满山遍野的仙鹤草就是救命稻草,掐一段嫩芽嚼碎敷伤口,苦涩汁液既能杀菌又能止血,去年在黄山看到挑山工膝盖渗血,随手扯几根仙鹤草碾碎贴上,继续健步如飞。
这草全国各地都有,识别特征是叶片两面有白色绒毛,唯一要注意的是过量服用会头晕,每天别超过30克。
这些中药虽好,但使用时要把握几个原则:新鲜药材现采现用效果最佳,陈年旧货可能失效;外用前要做皮肤测试,防止过敏;出血不止或伤口深要及时就医,别耽误治疗时机,建议大家家常备三七粉、艾条、紫珠草膏这些安全单品,小毛病自己搞定,省时省力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