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的黄金—中国西和县半夏中药材的致富经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春分时节挖半夏,一锄头下去就是金疙瘩。"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山坡上,药农老张边擦汗边笑着说,他脚边的竹篓里,躺着几十颗带着泥土的白色块茎,这些不起眼的"小白蛋",正在改写西和县的命运。

千年药乡的"白珍珠" 西和县的半夏种植史能追溯到唐朝,据县志记载,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发现当地半夏"色如凝脂,药效奇佳",如今走进西和县六巷乡,漫山遍野的遮阳网下,藏着价值连城的"白珍珠",这里的半夏有效成分"琥珀酸"含量高达2.3%,远超药典标准,是全国三大道地半夏产区之一。

会"呼吸"的种植绝活 "半夏是个娇气包,既怕晒又怕涝。"老药农李师傅蹲在地里,手指轻捻叶片演示,"咱们给半夏搭的是'三避三盖'遮阳棚,春天避强光,夏天避暴雨,秋天避早霜。"说着掀起黑色纱网,露出底下松软的腐殖土,这些用玉米秆、麦麸、马粪调制的"营养土",让半夏块茎长得像婴儿拳头般饱满。

从背篓到实验室的蜕变 在西和县工业园区,甘肃某药业的无菌车间里,工人们正将精选半夏送入低温萃取设备。"过去靠贩子收,现在和广药集团签了保底收购。"公司技术总监指着墙上的电子大屏介绍,屏幕上跳动着各项检测数据,去年他们研发的"半夏破壁饮片"拿下欧盟认证,售价翻了三倍。

山沟里的电商风云 "家人们看好了!这是今天现挖的虎掌半夏......"90后返乡青年小王对着手机直播,身后是成片摇曳的半夏田,他创新设计的"半夏盲盒",把不同年份的块茎做成标本套装,在拼多多上月销过万单,现在全县有36家网店,快递车每天载着西和半夏发往全国各地。

全产业链上的"黄金链" 在西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2.8亿的半夏深加工项目正在调试设备,项目负责人指着规划图介绍:"这里要建GMP车间、冷链仓储,还要开发半夏牙膏、面膜等衍生品。"目前全县半夏种植面积达3.2万亩,带动1.2万户药农增收,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

守着金山的创新路 "别小看这粒种子,可是经过太空育种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验室里,研究员小赵展示着培育的新品种,他们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通过组培快繁技术,把育苗周期从3年缩短到8个月,最近还开发出"半夏盆栽",成了城市白领的新宠。

乡村振兴的"本草密码" 暮色中的西和县城,"半夏主题公园"亮起霓虹灯,广场上,孩子们围着全息投影学习《本草纲目》,老人们跳着新编的"采药舞",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贫困县,如今靠着一粒小小半夏,走出了"种、加、销、游"四轮驱动的振兴之路。

站在何坝镇的观景台上远眺,层层叠叠的半夏田宛如绿色波涛,这些承载着千年药香的"白珍珠",正在新时代焕发出迷人光彩,正如山风中飘来的信天游:"半夏生金金满坡,药香飘过万重河......"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