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藏在中药里的美白养颜秘方,连慈禧都爱吃的平民燕窝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总被闺蜜追问怎么养出好气色,我拍着胸脯说秘诀全在厨房那罐银耳上,这白花花看着像云朵的食材,可是正儿八经载入《中国药典》的中药材,从古代宫廷到现代厨房,它可是实打实的"护肤界老前辈"。

要说银耳和中药的渊源,得从《本草诗解药注》说起,清代药师张仁安写"此物乃润燥滋阴之妙品",说的就是银耳这团软糯里藏着的大智慧,老中医常说"外行吃燕窝,内行吃银耳",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我奶奶以前总用陶罐煨银耳羹,她说这是祖辈传下的"润肺水",比现在什么玻尿酸管用多了。

前阵子陪老妈看中医,大夫把脉后开的食疗方里就有银耳,老先生指着处方笺说:"这银耳配百合是经典组合,专治秋燥引起的干咳失眠。"回家查资料才发现,《神农本草经》早把银耳列为"上品"药材,能"补五脏、通血脉",难怪我每次熬夜后喝碗冰镇银耳汤,第二天嗓子眼就不冒烟了。

说到美容功效,咱们得给古人的智慧点赞,故宫档案记载慈禧太后每天必喝银耳羹,七十岁还能保持Q弹肌肤,这哪是普通胶原蛋白能做到的?现代研究发现,银耳里的天然植物胶质确实能吸附黑色素,我坚持喝了三个月,同事都说粉底液可以省着用了。

不过要想发挥药效,炖煮方法可有讲究,上次跟中医院退休的陈阿姨学手艺,她边搅动砂锅边念叨:"冷水下银耳,文火慢熬三时辰,才能逼出多糖成分。"现在我都是晚上丢进隔水炖盅,设定四小时慢炖,早上起来揭开盖,那层黏稠的胶质就像给肠胃做了个SPA。

最近迷上了中药混搭玩法,试了红枣枸杞银耳汤、雪梨川贝银耳露,效果最好的还是加黄芪的那锅,有次重感冒鼻塞,偷师《千金方》里的法子,把银耳和桔梗一起煮,没想到喝了两天咳嗽真止住了,不过医生提醒,体质偏寒的人最好加点生姜平衡,不然容易拉肚子。

市面上的银耳选择也有门道,药店买的药用银耳通常带着淡淡褐色,炖出来更浓稠;超市卖的洁白如雪的多半是美容过的,我后来固定在同仁堂买,虽然贵点但安心,有回贪便宜买了袋劣质货,炖两小时还是脆生生的,气得我直接拿去做凉拌菜。

最惊喜的是发现银耳居然能做面膜,把煮剩的银耳渣冷藏后敷脸,比某牌玻尿酸面膜还服帖,邻居王姐跟着试了半个月,说她眼角的细纹淡了好多,当然想靠这个替代医美是不可能的,但作为日常保养绝对够良心。

前几天整理药箱翻出包陈年银耳,表面泛黄还结块了,赶紧请教中药房的老师傅,他说只要没霉味就能吃,发黄反而是自然氧化的结果,不过保险起见我还是换了新货,毕竟关乎健康的事不能马虎。

说到底,这不起眼的银耳能红遍古今中外,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本事,从《本草纲目》到现代营养学,从宫廷御膳房到百姓厨房,它用千年时光证明了自己,下次要是觉得护肤品见效慢,不妨看看灶台上那罐咕嘟冒泡的银耳羹——老祖宗的智慧,可比网红产品靠谱多了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