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药苦参收购价暴涨!种植户该出手了吗?行家透露3个关键信号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老李啊,今年苦参咋卖到28块一斤了?"老张蹲在药材铺门口,烟灰抖落在磨破的布鞋上,他刚从陕北老家拉来三吨苦参,本想着能赚笔养老钱,没想到收购价比去年翻了一倍,这幕场景,正在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频繁上演。

苦参变身"金疙瘩",背后藏着哪些门道? 在亳州中药材市场干了二十年收购的王经理,最近每天接几十个询价电话。"前年还卖8块钱,现在优质统货能到35元/公斤。"他指着仓库里码成小山的药材箱说,"你看这些带泥腿的鲜货,药厂抢着要,早上刚到的货下午就装车了。"

这种学名叫Sophora flavescens的中草药,因根部含苦参碱等活性成分,成了生产皮肤病药膏、洗护用品的核心原料,某知名药企采购总监透露,仅他们公司今年的需求量就涨了40%,"现在连次品都要收,总不能让生产线停摆"。

三大"推手"催热苦参行情

  1. 供需天平失衡:内蒙古赤峰的种植大户老周算过账,雇工采挖成本涨了六成,农药化肥价格跟着油价飞,更麻烦的是,前年寒潮冻死不少幼苗,山西产区减产近三成。

  2. 政策风向突变:当"中药创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苦参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品种,突然成了香饽饽,某中成药企业研发主管私下说:"我们新上的湿疹乳膏项目,光苦参提取物采购量就翻了两倍。"

  3. 资本暗流涌动:杭州某私募基金经理考察完贵州种植基地后感叹:"这才是闷声发大财的生意,三年前投的两百亩,现在估值涨了十倍不止。"据说已有多家药企在悄悄囤积战略库存。

种植户的"幸福烦恼":卖还是不卖? 在甘肃定西,村民老赵看着自家五亩苦参地直挠头。"去年这时候12块没人收,现在贩子天天堵门口。"他的手机里存着十几个收购商电话,报价从26到33元不等,更让他纠结的是,隔壁村传来消息,有人花高价包地建种植基地。

行家建议把握三个节点:

  1. 产新季(9-10月)现款现货最实在,这时候药厂急着备货
  2. 冬至前后价格通常翘尾,但风险也大
  3. 关注药交所电子盘走势,期货价格提前反映市场预期

藏在涨价潮里的冷思考 "别只盯着价格!"做了三十年药材生意的陈老板敲着计算器提醒,"现在种苗炒到8毛钱一株,管理成本翻番,盲目扩种小心血本无归。"他指着仓库角落的次品货说:"这些发霉的根茎,药厂照单全收,因为提取物工艺进步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替代品威胁,某科研机构正在研究苦参碱的化学合成法,虽然目前成本还高于种植,但技术突破可能就在明天,就像当年的人参,当林下参变成大棚货,谁还记得深山采挖的艰辛?

夜幕降临时,老张终于签了合同,28元/公斤的价格让他既兴奋又忐忑,装卸工往车上搬货箱时,塑料包装摩擦发出沙沙声响,像极了无数种植户此刻的心跳——这波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