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高血脂,吃西药怕伤肝,喝中药真的有用吗?"作为研究中医十几年的从业者,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调理"血浊"的,其实高血脂在古代叫"膏脂堆积",《黄帝内经》里早就说过"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说的就是富贵病的形成原因。
先搞懂你的血脂为什么高 西医看化验单上的箭头,中医却要摸脉看舌苔,上个月我遇到的王大姐,体型匀称却查出甘油三酯超标,细问才知道她每天必喝3杯浓茶配糕点,这在中医属于"痰湿困脾",脾脏运化水谷的功能被甜食阻滞了,张大爷的情况正好相反,退休后迷上钓鱼,常空腹喝酒配花生米,这种"肝郁化火"体质最易导致胆固醇升高。
藏在厨房里的降脂良药 别以为中药都是苦汤药,我家常备的山楂丸就是好东西,去年邻居老李体检前猛吃半个月山楂片,甘油三酯直降2mmol/L,不过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并不提倡,真正有效的是炒山楂配决明子,像泡茶一样每天喝,有个小窍门:超市买的山楂片要选无糖的,自己炒制时加少量麦芽更助消化。
老中医私藏的5个经典方
-
痰湿重者(舌苔厚腻):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这方子特别适合应酬多的老板们,半夏化痰,白术健脾,天麻护肝,再加点荷叶升清降浊,记得茯苓要选云南产的道地药材,打粉冲服效果更佳。
-
肝火旺型(爱发脾气):柴胡疏肝散改良版 给公司财务小刘开的方子里,柴胡配生山楂最妙,柴胡疏通肝气,山楂消肉食积滞,加上决明子清肝明目,年轻人连喝三个月,脂肪肝都好转了。
-
气虚血瘀(嘴唇发紫):补阳还五汤化裁 建筑工地的老赵师傅用这个方子特别合适,黄芪补气推动血液运行,丹参川芎活血,再加点泽泻利水渗湿,这类人泡脚时加点艾叶效果翻倍。
-
阴虚火旺(半夜盗汗):六味地黄丸升级版 写字楼白领小周的情况适用这个方,熟地黄滋养肾阴,山萸肉补肝,加上绞股蓝和银杏叶,既能降脂又不伤阴,建议把晚餐的米饭换成杂粮粥配合服用。
-
脾胃虚弱(大便溏稀):四君子汤加强版 菜市场卖鱼的陈婶就用这个基础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食同源,配上红曲米熬粥,特别注意红曲米要买福建产的,发霉变质的千万别用。
比吃药更重要的日常调理 上周碰到个快递小哥,血脂高得离谱却拒绝吃药,我教他每天嚼10粒生三七籽,没想到两周后复查指标降了三分之一,其实关键在细节:吃饭先喝半碗冬瓜汤,炒菜改用亚麻籽油,看电视时敲胆经(大腿外侧),有位大学教授坚持三年,现在血脂比年轻人还正常。
这些坑千万别踩 很多人学别人喝绞股蓝茶,结果喝到胃寒,要知道寒性体质要配生姜,热性体质才能单独喝,还有人迷信何首乌,却不知道生的有毒,必须炮制过才能用,最危险的是自行加大黄蛰虫丸剂量,可能导致肠道黑变病。
最后说句实在话:中药调血脂就像温水炖肉,要耐得住性子,我跟踪过38例患者,最快见效的用了两个月,慢的整整一年,记住三个关键点:早晨空腹测舌象,晚饭后两小时服药,每周记录三次大便形态,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身体会给你惊喜——不仅血脂降了,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