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浑身没劲,爬个楼梯都喘半天。"其实像她这样气虚体弱的中老年人真不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那些能补益身体的中药,学会正确使用,可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
补气圣品人参,可不是越贵越好 说起补气,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人参,但您知道吗?野山参、园参、生晒参、红参各有讲究,我认识位老中医,他给体虚患者开方子时,最常用的是性价比超高的生晒参,这种人参温和不燥,切片泡水喝特别方便,特别适合像王阿姨这样日常感觉乏力、说话有气无力的人群。
不过要提醒的是,人参虽好可不能贪多,我见过有人把整根人参炖鸡,结果半夜兴奋得睡不着觉,其实每天3-5片泡水,坚持喝半个月,效果就很明显,要是舌苔厚腻、感冒发烧的时候,记得暂停服用哦。
黄芪:厨房里的万能补药 如果说人参是补气界的"贵族",那黄芪就是亲民的"国民补药",这味中药特别有意思,生黄芪偏于固表止汗,炙黄芪更擅长补中益气,我家常年备着黄芪,煮粥放一把,炖汤加几片,连办公室保温杯里都是黄芪+枸杞的组合。
有个特别实用的小方子:黄芪15克+红枣6颗,煮水代茶饮,这个搭配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白领,既能缓解眼疲劳,又能改善手脚冰凉,不过要注意,阴虚火旺、爱长痘的人要少喝,不然容易上火冒痘痘。
枸杞子的妙用,90%的人都用错了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这句玩笑话背后,藏着大智慧,但很多人不知道,枸杞真正的精华在于它的"全能性",肝肾阴虚导致的腰酸耳鸣、眼睛干涩,吃点枸杞准没错,但直接嚼服效果最好,泡水反而浪费营养。
我试过个很灵的吃法:每天早上抓一小把枸杞,用清水淘洗干净直接吃,再配上几个核桃仁,坚持一个月,以前老是凌晨三点醒的毛病居然改掉了,不过正在感冒发烧、拉肚子的朋友要忌口,这时候吃枸杞就像火上浇油。
山药:药食同源的健脾高手 别小看超市里常见的山药,它可是中医眼里的"神仙之食",特别是铁棍山药,健脾益胃的效果翻倍,我奶奶活到90岁,秘诀就是每年秋天开始吃山药羹,做法也简单:山药蒸熟加蜂蜜捣成泥,每天早晚空腹吃一勺。
对于经常消化不良、吃饭没胃口的朋友,可以试试山药小米粥,记住一定要用砂锅慢熬,熬出米油才算到位,但山药有个小缺点,就是容易变质,发黑的山药千万别吃,会产生毒素的。
阿胶:女人的秘密武器,男人也能吃 说到补血,十个人有八个会想到阿胶,但很多人不知道,正宗的阿胶是用驴皮熬制的,现在市面上很多都是牛皮冒充的,辨别方法很简单:真阿胶质地脆硬,断面光滑,敲碎时会发出清脆声响。
我认识的一位老中医,他给贫血患者开方子时,总会叮嘱黄酒烊化阿胶,就是把阿胶砸碎后用黄酒浸泡24小时,隔水炖化,这个方法吸收特别好,但味道确实有点冲,可以加点冰糖调味,不过高血压患者要慎用,阿胶性质黏腻,容易影响消化。
这些补益中药就像家里的日用品,关键在合理使用,我建议大家先找靠谱的中医把脉辨证,弄清楚自己是气虚、血虚还是阴虚,别盲目跟风进补,有人吃人参精神百倍,有人却吃出流鼻血,记住万物皆有道理,养生更要讲科学,您平时有在用这些中药调理身体吗?欢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