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调理身体呢,发现肚子里有蛔虫,能不能直接吃打虫药?"这个问题可真不简单!作为研究中医药十几年的老伙计,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让人头疼的话题。
中药驱虫不是新鲜事 您可别以为只有西药才能打虫,咱们老祖宗早就有办法了,记得小时候在药材铺见过的使君子吗?这可是对付蛔虫的"老字号",还有槟榔片,嚼起来又苦又涩,却是治疗绦虫的高手,这些中药驱虫有个特点——就像温水煮青蛙,虫子是慢慢排出来的。
去年邻居家小孩半夜磨牙,脸色蜡黄,老中医给开了使君子炖猪瘦肉,连着吃了三天,有一天孩子突然说肚子疼,拉出好多细长的虫子,这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起鸡皮疙瘩,但确实见效了,不过要注意,这类中药得空腹吃,而且剂量要把控好,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中西药混搭有风险 别看都是吃药,中药西药凑一起容易闹别扭,前年诊所来了个小伙子,自己买了肠虫清,又偷摸喝着治胃病的中药,结果当天就上吐下泻送急诊,医生说是药物相互作用刺激了肠胃。
这里有个知识点要记牢:很多西药打虫药(比如阿苯达唑)需要空腹服用,而中药讲究"时辰药效",有些祛湿的中药会改变胃酸环境,可能影响打虫药的吸收,更麻烦的是,某些中药成分会加重肝脏负担,再碰上西药的代谢压力,对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特别危险。
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 孕妇千万不敢乱来!前几年有位准妈妈听信偏方,用生南瓜子打虫,结果引发早产,老人家总说"是药三分毒",孕期用药必须慎之又慎,哺乳期妈妈也得小心,药物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
小孩用药更要命,上个月亲戚家8岁娃偷吃使君子,当糖豆似的抓了一把,结果当天晚上就抽搐送医院,老话说"小儿脏腑娇嫩",中药驱虫必须严格遵循儿科专用方剂,剂量更是要精确到克。
这样搭配才安全 真要同时进行也不是没办法,记住三个原则:第一找专业医生开整合方案,第二错开服药时间至少两小时,第三注意观察身体反应,有次接诊个慢性胃炎患者,既要调理脾胃又要打虫,最后把中药改成饭后服用,西药安排在清晨空腹,果然平安过关。
还有个冷知识:外用中药相对安全,像苦楝皮煮水泡脚治蛲虫,艾叶烟熏驱蚊虫,这些外治法不会影响体内药物代谢,但要是皮肤有破损或者过敏体质,可得悠着点。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别拿自己的身体当试验田,去年碰到个固执的大叔,明明医生叮嘱分开吃药,他偏要自己调配,结果消化道出血住院半个月,咱们治病是为了健康,可不是添新病,实在拿不准,宁可多跑几趟医院,也别省那点挂号费,毕竟身子骨才是本钱,您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