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卖的那个活血化淤的三七,到底多少钱一斤啊?"这问题可不好一概而论,毕竟三七这味"金不换"的药材,价格能差出好几倍,今天咱就掰开了说,从几十块到上千元的三七差价到底藏着啥门道。
先给新手科普下,三七可不是超市里按斤称的普通药材,在云南文山州的老街子上,你常能听见药商们用"头"来报价,这个"头"指的是每500克有多少个完整三七,20头的意思就是500克大约有20个七叉(三七的根茎分叉),头数越少,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贵。
前阵子我特意跑了趟文山三七交易市场,发现今年行情有点意思,普通农家货80头左右的统货,批发价大概在180-220元/斤,这算是日常保健用的"经济适用型",要是讲究点的30头春七,品质好的能卖到600往上,这种通常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夸张的是10头以内的"炮筒七",去年拍卖会上出现过单斤3800元的天价,不过这种收藏级的药材普通人也用不上。
影响价格的因素可多了去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产地,同样叫三七,文山州的开票价格比周边曲靖、红河产的要贵30%左右,老药农告诉我,正宗三七对海拔、坡度、土壤酸碱度都挑剔得很,就像红酒里的AOC产区概念,前几年有不良商家用贵州三七冒充文山货,结果因为有效成分含量不够被查了,现在行家光看芦头形状就能辨真假。
采收季节也很关键,春七(春天采挖)药效最好,价格自然比冬七贵两成,有次碰到个浙江来的药商,非说要等霜降后收的"籽条",说是给老板泡酒专用的,这种精品货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都是提前预定的。
加工方式更是暗藏玄机,水洗三七卖相好但容易发霉,蜡三七保存久但可能打蜡过度,最传统的晒干三七反而越来越少见,我认识个老中医,专门托人找柴火烘干的"原汁原味"货,这种不含硫磺、不熏硫的三七,价格要比普通货高出一倍不止。
市场上还流传着"剪口越长越好"的说法,其实这都是外行看的热闹,真正懂行的会看"铜皮铁骨"——外皮黄褐色带光泽,断面灰绿色像丝绸光感,这才是好三七的标志,有次见个大妈买三七专挑带剪口的,结果花高价买了药厂淘汰的边角料,气得直跺脚。
最近三年三七价格坐了趟过山车,2020年疫情时炒到历史高位,20头的好货突破千元大关,现在随着种植面积扩大,价格回落了将近40%,不过懂行的人都知道,三七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作物,种植成本摆在那里,过分便宜的反而要小心是不是陈货或者提取过有效成分的残次品。
说到底,买三七不能光看价格,自己家用的话,选50头左右的春七最划算,大概300-400元/斤的价位,药效和性价比比较平衡,要是送长辈或者调理慢性病,可以考虑30头带剪口的精品货,记得让商家出示当年的检测报告,最怕就是贪便宜买那种打成粉的三七,去年315晚会曝光过某直播间卖的"三七粉",三斤才99块,结果里面掺了六成葛根粉。
最后提醒各位,买三七别学我邻居王大爷,非得在旅游区买"特价药材",结果背回来两斤烂树根,认准GMP认证的药店,或者直接找文山当地的合作社,现在很多基地都搞直播溯源了,看着挖看着称反而更放心,记住老话: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但在中药这行,还得加条——懂行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