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别只会喝生脉饮!这5种中药搭配让你气血双补不头晕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先分清楚你是哪种"低压"体质

低血压在中医里多属于"气虚""血虚"范畴,但具体还要看伴随症状:

  • 气虚型:爬楼梯就喘、说话有气无力、容易出汗(推荐黄芪+党参)
  • 血虚型:脸色苍白、蹲久起身眼冒金星、月经量少(推荐熟地黄+当归)
  • 阳虚型:怕冷手脚凉、小便清长、天冷加重(推荐肉桂+鹿角胶)
  • 气阴两虚: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心跳快(推荐西洋参+麦冬)

我朋友小王就是典型例子,高压85低压55,每天像揣着个小鼓——心慌、手抖、站起来眼前发黑,老中医给他开的是黄芪30g+党参15g+枸杞10g+红枣5颗煮水,早晚各一次,连喝两周后明显感觉"底盘稳了"。


5种黄金搭配方案及使用技巧

注意:以下方子需根据体质调整,建议先找中医师辨证!

❶ 经典益气方:黄芪+甘草+大枣

  • 作用:提升阳气,改善疲劳乏力
  • 配方:黄芪15g、炙甘草6g、红枣10颗(撕开去核)
  • 做法: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转小火炖20分钟,代茶饮
  • 适合:工作劳累导致的血压偏低,常伴自汗、易感冒
  • 升级版:加生姜3片(晨起喝),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冰凉者

❷ 补血升压方:熟地黄+当归+阿胶

  • 作用:滋阴养血,改善头晕耳鸣
  • 配方:熟地黄12g、当归10g、阿胶珠6g(敲碎)
  • 做法:药材先泡1小时,文火煎2次混合,分早晚空腹服
  • 注意: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者慎用(可能湿重)

❸ 阴阳双补方:肉桂+黄精+五味子

  • 作用:温阳固表,调节植物神经紊乱
  • 配方:肉桂3g(后下)、黄精15g、五味子6g
  • 秘诀:肉桂含油易挥发,煮沸前5分钟再放
  • 适用:压力大导致的低血压,常伴失眠、心悸

❹ 急救回阳方:红参+麦冬+五味子

  • 作用:快速提升血容量,缓解急性头晕
  • 用法:红参切片5g+麦冬10粒+五味子6g,沸水焖泡
  • 紧急情况:突然站立时眼前发黑,立即含服3片红参

❺ 脾虚调理方:白术+山药+茯苓

  • 作用: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 食疗方:白术10g、鲜山药100g、茯苓粉15g煲排骨汤
  • 关键点:这类人往往吃不胖,需长期健脾才能稳定血压

中药调理的3个"雷区"千万别踩

  1. 盲目进补:有人听说人参大补就天天吃,结果上火失眠(建议西洋参替代红参)
  2. 剂量过大:黄芪单次超过30g可能引起胸闷(循序渐进,从15g开始)
  3. 忽视禁忌:高血压家族史者慎用甘草(可能引起钠潴留)

我邻居阿姨就是反面教材,听说黄芪好就每天用50g煮水,结果喝出便秘嘴起泡,后来改成15g配合菊花,这才压住火气。


日常辅助调理法

  1. 穴位按摩:每天按压足三里(膝盖下3寸)、百会穴(头顶正中)各2分钟
  2. 盐水泡脚:晚上用温热盐水(1L水+9g盐)泡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3. 体位训练:做"靠墙蹲"(后背贴墙半蹲3分钟),锻炼下肢血液回流

温馨提示

中药讲究一人一方,文中提到的搭配只是基础思路,比如更年期女性低压可能与肝肾阴虚有关,这时会加入女贞子、旱莲草;而年轻人熬夜后的低压则需要侧重疏肝理气,建议先到正规中医院把脉,再针对性调理,血压不是越高越好,保持在80/50以上且没有不适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