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干燥,身边咳嗽的人特别多,隔壁王婶咳了半个月,西药吃了一堆还是半夜咳醒;楼上刘哥嗓子痒得像蚂蚁爬,开会时突然呛咳尴尬得直挠头,其实对付这种干咳嗽,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可管用了!今天把从省中医院退休的老张大夫那里淘来的三个秘方分享给大家,都是他给孙子孙女们调理用的宝贝方子。
冰糖雪梨升级版:加两味药效果翻三倍 先说个大家熟悉的冰糖雪梨,不过光煮梨可不够看,老张大夫教我们要加川贝母3克(碾碎)、百合10克,水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晾到40度左右喝最舒服,去年我感冒后嗓子毛糙得像砂纸,连着喝三天,那股子燥气就像春雪见太阳似的化开了,注意川贝要买正宗的"松潘贝母",药店里五块钱一克的那种才地道。
厨房就有止咳神器:白萝卜蜂蜜饮 这个方子特别适合上班族,材料家家都有,选那种表皮带泥、沉甸甸的青皮萝卜,切寸段挖空芯(留点边别穿透),灌进纯蜂蜜盖上盖子,放冰箱腌渍24小时,喝时兑温水,我表姐怀孕不敢吃药,天天抱着这个当水喝,现在她家冰箱常年备着,要挑霜降后的萝卜,汁水足还不辣嗓子。
千年古方新用法:玄麦甘桔汤 这个方子出自《疡医大全》,但现在很多人不会用,玄参10克、麦冬10克、甘草5克、桔梗6克,开水焖泡当茶饮,关键在续水次数,第一泡治标,第三泡才能真正滋阴,我们单位会计大姐慢性咽炎二十年,每天保温杯不离手,现在她说喉咙终于不冒烟了,药材要去正规药房抓,别在景区买那些旅游纪念品装的。
老张大夫总说:"治病要像养花,急火攻心不如细水长流。"这些方子贵在坚持,一般三天见效,七天巩固,但要注意三点:喝中药期间别碰海鲜羊肉;空调房要放盆水;睡前两小时别喝太多,要是咳出血丝或者发烧,赶紧去医院别耽误。
上个月邻居家小孩支原体感染后总干咳,用第二个方子三天就不挠胸口了,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就像同样的种子在不同土里发芽,建议先用小剂量试试,这些方子都是食疗级别的,安全得很,但孕妇和哺乳期妈妈还是要问过大夫再喝。
现在正是秋燥时节,办公室里可以常备罗汉果茶,把罗汉果掰碎,半个就够泡一大壶,喝完嗓子眼滑溜溜的,记住这些方子要现配现喝,隔夜的不仅失效还可能有沉淀,保管好这些祖传智慧,下次再咳就不用死磕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