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天气热得邪乎,出门五分钟浑身湿透,回家空调一吹喉咙干得像沙漠,昨天楼下王婶端着保温杯跟我吐槽:"这嗓子眼跟卡了砂纸似的,喝多少水都不管用!"其实啊,咱们老祖宗早就备好了天然润喉糖——那些藏在药柜里的止渴生津宝贝,今天就带大家挖挖宝。
【第一层润:麦冬泡水赛过冰可乐】 前阵子直播时随手抓了把金黄的麦冬煮水,弹幕瞬间炸锅:"主播这是在熬神仙水吗?"要说最接地气的润燥高手,麦冬必须排首位,这味被《本草纲目》盖章认证的"养阴润燥专家",泡出来的汤水带着淡淡的甘甜,像给喉咙敷了层保湿面膜,记得去年三伏天,我天天揣着搪瓷杯在片场跑通告,全靠它续命,不过要提醒各位,麦冬虽好别贪嘴,每天十颗刚好,吃多了容易肚子咕咕叫。
【第二层润:石斛煲汤堪比燕窝羹】 上个月去岭南采风,当地阿婆教我用铁皮石斛炖老鸭,揭开锅盖那刻,浓郁的香气混着胶质的黏稠,舀一勺汤能拉出丝来,这被称为"九大仙草之首"的宝贝,对付口干舌燥简直降维打击,现在市面上有干品也有鲜条,懒人可以直接拿石斛粉冲水,但要想效果翻倍,建议每周炖次养生汤,特别注意要用陶瓷锅慢煨,铁锅会破坏它的活性成分。
【第三层润:乌梅配茶酸甘化阴露】 最近迷上了古法酸梅汤,但可不是超市买的那种添加剂堆砌的货色,真正讲究的要用烟熏乌梅搭配山楂、陈皮,文火慢熬到汤汁浓稠,上周给剧组送清凉时,小鲜肉们以为是黑暗饮料,结果喝了半壶还要加冰,其实古人早看透了,酸味能刺激唾液分泌,配上梅子的天然酵素,比含十颗薄荷糖都管用,冷藏后的酸梅汤记得用温水兑着喝,冰镇太过反而伤脾胃。
【第四层润:西洋参片提神又解渴】 经常熬夜剪视频的姐妹应该懂,凌晨三点眼皮打架时,咖啡已经不管用了,这时候我会嚼两片西洋参,那种淡淡的回甘能瞬间唤醒味蕾,不同于人参的燥热,这种北美来的参宝宝性凉味甘,特别适合空调房久待导致的"假润真干",推荐个懒人吃法:保温杯里放五片,加枸杞闷泡两小时,下午茶时间拿出来啜饮,比奶茶健康百倍。
【第五层润:雪梨膏方传承百年智慧】 奶奶留下的铜锅里还留着祖传梨膏方,每年白露时节就会架起柴火灶,精选的砀山酥梨去皮去核,和川贝、茯苓一起慢熬成琥珀色的蜜膏,去年雾霾天严重,我早晚挖一勺兑温水喝,咳嗽竟然奇迹般消失了,现在市售的秋梨膏很多加了增稠剂,建议大家认准配料表干净的老字号,冰箱常备着,嗓子不舒服时冲杯"液态润喉糖"。
说了这么多,其实养护津液就像存钱罐,平时要注意节制消耗,少喝冰饮多吃时令水果,午睡后含片甘草橄榄,都比临时抱佛脚管用,最近发现个新玩法:把麦冬、石斛、乌梅按3:2:1比例装进茶包袋,每天一包沸水焖泡,连喝七天,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水润起来了,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告别"旱鸭子"状态,做水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