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炖肉里放的到底是啥香香的?"小时候总追着妈妈问,现在自己掌勺才明白,厨房里那些瓶瓶罐罐里装的可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今天咱们就来盘盘那些藏在调料柜里的中药香料,看完这篇别说你还不知道丁香不止是泡茶,桂皮还能治牙痛!(附超全高清香料图鉴,建议收藏)
厨房必备的五大金刚
-
八角(大料) 这朵长着八个角的"小菊花"绝对是家厨C位选手,炖红烧肉时丢两颗,肉香瞬间升华三个档次,但您可能不知道,它其实是木兰科植物的果实,含有机酸和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下次吃撑了不妨煮杯八角山楂水,比健胃消食片还管用。
-
桂皮 别拿它当树皮!这卷曲的"纸片"可是肉桂树的干燥表皮,卤牛肉时加一小块,香味能渗进肉缝里,偷偷告诉你,牙疼含片桂皮能止痛,泡脚时丢两片还能驱寒气,比某足广告实在多了。
-
香叶 月桂树的叶子堪称西餐中餐通吃,熬番茄酱汤时揉碎两片,立马get餐厅同款风味,不过要提醒一句:新鲜香叶有毒,千万别学西方人直接做沙拉!
-
草果 这浑身带刺的"黑疙瘩"其实是姜科植物的果实,卤鸡鸭时敲破外壳,浓郁的类似胡椒的香气能去腥增香,老中医说它能燥湿健脾,雨季用它煮粥绝对比电暖器还管用。
-
花椒 川菜的灵魂不用多说,但你知道青花椒和红花椒的区别吗?红花椒麻中带辣,适合重口味;青花椒纯麻不辣,水煮鱼用它才正宗,最近流行的"花椒泡脚"可不是智商税,坚持两周告别寒性体质。
进阶版养生香料
-
丁香 这颗"小钉子"来头可大了,古代是贵族护牙神器,现在除了卤水必放,还能自制丁香茶——3粒泡500ml热水,喝一周你会发现口气清新得像刚刷过牙。
-
砂仁 广东人煲汤爱用的"小眼睛"其实是春砂仁的果实,它能化解鲫鱼汤的土腥味,更能缓解孕期呕吐,记得要后下锅,煎煮超过15分钟药效就挥发了。
-
陈皮 别以为只有新会陈皮才算数,自家晒的橘子皮照样能用,炖雪梨时放两片,止咳效果翻倍,但注意要选阴干的,太阳晒的会发苦。
-
肉豆蔻 这长得像小灯泡的坚果,磨粉后是印度咖喱的关键配料,不过咱中国人更爱用它炖牛腩,去膻味一流,记住一定要用纱布包着煮,不然吃出颗硬芯子够你酸爽半天。
-
高良姜 别被名字骗了,它和生姜没关系,倒是和姜黄长得像,潮汕人煮牛肉丸必放,能激发肉的鲜甜,胃寒的朋友早上喝杯高良姜红枣茶,比喝姜汁好入口多了。
冷门但好用的宝藏香料
-
山奈 长得像小个儿的白芷,却是卤水里的秘密武器,500克卤水加3克就能让香味层次丰富起来,但千万控制量,多了会发苦。
-
草寇 海南人煮海鲜爱用的"小帽子",去腥力度堪比料酒,清蒸石斑鱼时塞两颗在鱼肚里,鲜味能吊打五星级饭店。
-
白芷 炖羊肉时放几片,不仅能去羶味,还能让肉变得更软烂,爱美的姑娘注意了,用它煮水敷脸,美白效果堪比千元精华(过敏测试先行哦)。
-
荜菝 这黑胡椒的"亲戚"专治寒咳,广东人煲鳄鱼汤必放,不过它脾气暴躁,遇热油容易糊,建议先用凉油浸润再开火。
-
罗汉果 虽然严格来说不算香料,但炖银耳羹时掰碎半个,甜味天然还不发胖,糖尿病人拿它替代冰糖,养生指数拉满。
香料使用避坑指南
-
不是越多越好:有人卤牛肉恨不得放半本中药手册,结果香味打架全变苦,记住黄金公式:肉类每500克配3-5种香料,总量不超过15克。
-
预处理有讲究:丁香、草果这类坚硬型要拍裂;陈皮、桂皮最好提前泡软;芳香类如茴香、香菜籽要小火焙香。
-
下锅时机有门道:根茎类(如白芷)要冷水下锅;花果类(如八角)水开后再放;挥发性强的(如香叶)最后10分钟放。
-
特殊人群禁忌:孕妇少吃丁香;阴虚火旺者慎用肉桂;便秘期间别碰草果,就像吃药要对症,用香料也得看体质。
香料保养小妙招
存香料记住三大原则:密封、避光、防潮,八角桂皮可以放冷冻层,花椒陈皮建议分装进小玻璃瓶,发现香料发霉直接扔,变质的中药香料吃了可能腹泻。
最后送大家一个万能卤水配方:八角2颗+桂皮1段+香叶3片+草果1个+花椒10粒+丁香3颗,这是经过30年大厨验证的黄金比例,赶紧转发给正在厨房奋战的TA,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