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苓,藏在厨房里的千年养生密码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妈,这白花花的方块是啥?"小时候第一次见云苓,我以为是糖块,母亲笑着把它丢进正在熬的鸡汤里:"这是云苓,喝了不咳嗽。"二十年过去,这个被我们叫做"茯苓"的药材,早已从药铺柜台跳进了我家的汤锅。

厨房里的中药明星 在广东人家的汤料盒里,总能找到云苓的身影,这种学名叫茯苓的中药材,外表像晒干的土豆片,掰开却带着松木香,老广们喜欢叫它"云苓",倒不是附庸风雅,而是道地药材讲究"滇云产者为上",不过现在市面上的云苓多产自湖北、安徽,倒是云南野生的茯神成了稀罕物。

前年去蕲春拜访药农,才知道云苓采收大有讲究,四月底松树根冒黄浆时开挖,削净外皮后要"发汗"三天,再用硫磺熏白,老药农教我辨认好坏:"断面要有朱砂点,嚼着粘牙才正宗。"说着往嘴里塞了片云苓,那表情像在吃冰糖。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 《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说它能"安魂养神",我奶奶九十岁眼神清亮,秘诀就是每天早晨喝云苓粥,她总念叨:"白茯苓健脾,赤茯苓利湿,茯神安眠。"去年体检发现血脂偏高,我翻出奶奶的陶罐,每天抓一把云苓煮水,三个月下来指标真降了。

最妙的是云苓搭四神,有次在潮汕喝到山药云苓猪肚汤,砂锅里还浮着莲子、芡实、薏米,老板神秘一笑:"这叫四神汤,专治湿气重。"果然连喝三天,皮鞋不再吱吱冒水,马桶冲水时都看不见油花。

厨房里的百变精灵 别以为云苓只能炖汤,上个月去杭州楼外楼,大厨端出道"云苓糕",雪白的米糕里嵌着琥珀色云苓丁,清甜回甘,师傅说秘诀在泡发:云苓要用温水泡两小时,蒸的时候才不会硬芯。

我家冰箱常备云苓粉,早起犯懒时,抓两勺掺在面粉里烙饼,比酵母发酵的自然,有次感冒咳嗽,邻居阿婆教我用云苓煮梨:雪花梨挖空填云苓,隔水蒸一小时,连吃三天,喉咙真像敷了层薄荷。

现代人的新玩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朋克养生",云苓也跟着潮起来,小红书上有博主用云苓做拿铁,奶白色燕麦奶配上现磨的云苓粉,撒点桂花,拍照发圈能收获一堆"求教程"。

我试过把云苓炒熟磨粉,每天早晚空腹吃一勺,开始嫌寡味,后来加进黑芝麻糊里,竟尝出核桃露的香气,最意外的是减肥效果——三个月腰围瘦了五公分,中医说这是"健脾祛湿"的功劳。

小心这些坑 虽说云苓温和,但也不是万金油,有次闺蜜月经不调,听说四物汤加云苓好,结果越喝脸色越黄,老中医摇头:"气血虚的人要慎用,云苓利水,过犹不及。"

市场上染色云苓不少,看着雪白漂亮,泡水却泛绿,行家教了个笨办法:买带皮的云苓自己削,虽然麻烦,但保证天然,实在懒就选有溯源码的,手机一扫能看到种植基地。

藏在料理里的传承 最近迷上收集古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参苓白术散",把云苓和人参、白术配伍,说是治脾虚的神方,我改良成八珍糕,加红枣枸杞蒸给爸妈当茶点,老人家吃得比饼干还欢实。

最暖心的是去年春节,外地表妹水土不服拉肚子,我翻出行李箱里的云苓,裹上糯米粉炸成小酥球,蘸着红糖吃,第二天她活蹦乱跳逛西湖,直夸"你们南方人的神仙零食"。

如今我家阳台晾着云苓,像挂着一串月光碎片,每次煲汤抓几片,看着它们在沸水里舒展成半透明,总会想起奶奶的话:"这白东西吸天地灵气,养人不着痕迹。"或许正是这种润物无声的温柔,让云苓在人间烟火里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