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总说枣皮,这到底是啥玩意儿?"今天咱就掰扯清楚这个让人迷糊的中药材,其实啊,这中药里的枣皮根本不是咱们平时吃的大红枣皮,而是另有玄机!(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
先给大伙科普个冷知识:中药房里说的"枣皮",八成指的是山茱萸的果肉,不过别急着划走,这可不是商家玩文字游戏,人家正儿八经写着"山茱萸"呢!那为啥老百姓都叫它枣皮?这事儿还得从它长相说起——这山茱萸晒干后红扑扑的,褶皱模样活脱脱像个缩小版红枣,加上古时候药农图省事这么叫,叫着叫着就成了行话。
说到这山茱萸的来历,可是大有讲究,这味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人家可是有着两千多年入药历史的"老资历",您可别小看这些晒干的果肉,里面藏着的大学问能说上三天三夜,光是炮制方法就有讲究:新鲜果子要去掉核,温水浸泡后还得趁软挤掉表皮,最后晒到七成干才算合格,老药工都说,好枣皮捏着要有黏性,断面要像玛瑙一样透亮才行。
要说这枣皮的本事,那可真是中药界的"全能选手",春天吃它能把阳气往里收,夏天用它止汗固精,秋天拿来润燥养肝,冬天还能温补脾胃,最绝的是它能把"漏气"的身体给补上——那些容易半夜盗汗、尿频尿急、腰膝酸软的虚症,碰上它就得像钥匙插锁眼般对症,难怪古代医家都说它是"平补阴阳"的妙品,既不像人参那么燥,又比枸杞子多了几分收敛的功力。
不过市面上确实有些不良商家会用别的果子冒充枣皮,这点咱们可得擦亮眼,正宗的山茱萸枣皮泡水后汤色应该是淡黄色的,喝着带点酸涩回甘,要是碰到泡完水变通红的,或者味道发苦的,那八成是拿山楂片、西青果甚至烂苹果干冒充的,记住喽,真枣皮泡开后果肉是半透明的,纹路像老树皮似的有层次感。
平常家里用枣皮调理身体,法子多着呢!最简单的就是拿它煮水,每天抓一小把,开水焖泡当茶饮,要是嫌味道单调,可以搭点冰糖枸杞,立马变身养生茶,炖汤时扔几片进去,鸡汤排骨汤都能借着它的药性变得更滋补,不过要注意,这玩意儿虽好也不能贪嘴,每天用量控制在10克以内,不然容易上火便秘。
现在有些新潮的用法倒是挺有意思,见过有人把枣皮磨粉掺在面膜里,说是能改善面色暗黄;还有人拿它泡酒,跟杨梅酒似的红彤彤看着就喜庆,不过这些土方子咱试试就好,真要治病还是得听大夫的,倒是那些药膳馆推出的枣皮山药粥、枣皮炖乳鸽,倒是值得吃货们去打卡尝尝鲜。
最后提醒各位,虽然枣皮是好东西,但也不是人人适合,好比说感冒发烧的时候就得忌口,孕妇要咨询医生再吃,湿热体质的人更要谨慎,说到底,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再好的补药也得对症下药才灵验,下次再去药房,看到"枣皮"二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