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整理一份中药药材的图片大全?每次去药店看到各种干药材都分不清",今天咱们就来场"认药大作战",手把手教大家辨认常见中药材,文章结尾还附赠实用小技巧,建议先收藏再细看!
根茎类药材——大地的营养仓库
这类药材像地下工作者,默默储存着治病能量,比如号称"补气王者"的黄芪,切片后像淡黄色的鸡皮疙瘩,炖汤时放几片能让人元气满满,当归则是棕黄色的不规则块状,散发着独特的甘甜味,被历代医家称为"妇科圣药"。
特别提醒:人参家族最容易混淆,野山参表皮有螺旋纹,须毛如丝;园参体型饱满但须短;西洋参则像个纺锤,切片后能看到菊花心,买参时记得看"身份证",正规商家都有产地溯源码。
花叶类药材——草木精华的浓缩
茉莉花茶里的小花蕾其实是中药jasminum sambac(茉莉),既能理气解郁又能美容养颜,不过要说最接地气的,当属蒲公英和金银花,前者带着绒毛的种子一吹就散,后者金银相间的花蕾泡水喝,可是去火神器。
有个有趣现象:很多鲜花入药都要含苞待放,比如杭白菊要选未全开的花骨朵,而辛夷花(木兰花)必须趁花蕾期采收,老药工常说:"开花见佛脸,药效少一半"。
果实种子类——植物的宝宝们
走进中药房,最显眼的就是各类果实种子,酸枣仁像迷你高尔夫球,表面布满斑点,却是安神助眠的好帮手,决明子形似马蹄,煮水后种子会竖起来跳舞,专治视物模糊。
这里藏个冷知识:有些药材名字带"子"却不是种子,比如五味子是果实,罗汉果属于葫芦科,而胖大海其实是梧桐科植物的种子,遇水会膨胀成海绵球。
树皮类药材——树木的防护服
树皮类药材就像树木的铠甲,通常在春夏之际采集,肉桂卷起来的油筒状很特别,刮去外层粗皮后的桂心香气扑鼻,杜仲折断时会有银白色胶丝,这可是鉴别真伪的关键特征。
丹皮(牡丹皮)表面灰褐色,内里却粉白如玉,像极了它的花名,老中医常叮嘱:树皮类药材要用陈皮,新剥的反而刺激性强,这和红酒越陈越香是同样道理。
动物类药材——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别看麝香贵比黄金,其实用量极少,真正的天然麝香呈颗粒状,被称为"当门子",放在手心揉搓会化作油脂,地龙(蚯蚓)晒干后蜷曲如C型弹簧,止咳平喘效果显著。
最有意思的当属蝉蜕,金蝉脱壳后的空壳轻如鸿毛,却是小儿夜啼的克星,不过现在野生蝉蜕越来越少,很多都是人工养殖的知了猴蜕下。
终极认药秘籍
- 闻香识药:薄荷清凉刺鼻,藿香带着饼干香,鱼腥草真有鱼腥味
- 触感辨真假:海马骨质坚硬,冬虫夏草既硬又脆
- 水试法宝:西红花入水成喇叭状绽放,胖大海5分钟变绒球
- 火烧现形:血竭粉末遇火冒黑烟,松香燃烧有树脂香味
建议大家手机里存个药材图库,逛市场时对照着认,记住关键特征:颜色、气味、断面、纹理,下次抓药时不妨当次"神农",仔细端详这些传承千年的自然馈赠,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可都在这草根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