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蹲下站起来眼前发黑?熬夜后太阳穴突突跳着疼?这些小毛病去医院排队挂号麻烦,硬扛着又难受,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藏着不少治头晕头痛的妙招,今天就给大家聊聊怎么用中药调理这些恼人的症状,都是实实在在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看完记得收藏!
【先搞懂你为啥头晕头痛】 很多人一头疼就吃止痛药,但中医讲究"对症下药",经常头晕头痛的朋友要先分清自己是哪种体质——
-
风吹就疼型(风寒侵袭) 典型表现:空调吹久后脑勺紧、淋雨后头痛、冬天戴帽子能缓解 这类人就像脑袋里进了风,中药会用防风、川芎这类"祛风高手",就像给脑袋关窗一样,把寒气赶出去。
-
抽抽疼型(肝阳上亢) 特征:压力大时太阳穴蹦迪、伴随眼干口苦、晚上睡不着 这种属于肝火太旺,得像浇花一样降降火,天麻钩藤饮就专门对付这种"头顶冒火"的情况,喝两天就能感觉脑子清凉了。
-
晕乎飘浮型(气血不足) 症状:蹲着捡东西眼前发黑、饿的时候更晕、脸色蜡黄 这是身体在报警"缺血啦"!熟地黄、当归煮水喝,相当于给血管灌红糖水,坚持喝半个月,面色都会红润起来。
-
黏糊沉重型(痰湿阻滞) 特点:阴雨天加重、头脸爱出油、舌头像裹了层牛奶 这种需要给身体"除湿",就像南方回南天开除湿机,半夏白术天麻汤最管用,喝完整个人都清爽了。
-
隐隐作痛型(血瘀不畅) 表现:疼的位置固定、按着反而舒服点、舌下青筋明显 这时要让血液活起来,桃仁红花泡茶喝,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老中医私藏调理方】 ① 风寒头痛急救包 生姜5片+葱白3根+红糖1块,煮8分钟,趁热喝下去,再盖被子睡一觉,寒气全跑光,比吃感冒药管用多了!
② 肝火旺必喝茶饮 菊花5朵+枸杞10粒+决明子5克,开水焖10分钟,连续喝三天,眼睛都不干涩了,特别适合加班族。
③ 气血双补经典方 黄芪15克+党参10克+红枣6颗,炖鸡汤最好,每周喝两次,手脚再也不冰凉,爬楼梯都不喘了。
④ 痰湿体质养生粥 薏米30克+赤小豆20克+茯苓粉10克,电饭锅预约煮粥,每天当早餐,坚持一个月,头发都不那么油了。
⑤ 血瘀头痛外敷法 云南白药粉调蜂蜜,睡前抹在太阳穴,注意避开眼部,第二天冲洗干净,连续用三天,淤青型头痛好得快。
【厨房里的中药秘方】 • 芹菜根煮水:高血压头晕的救星,每天早晚喝一杯,血压慢慢稳下来 • 薄荷叶揉太阳穴:夏天头晕瞬间清醒,比风油精温和有效 • 核桃黑芝麻糊:肾阴虚头晕的食补良方,当夜宵吃特别养人 • 艾草泡脚包:寒性头痛必备,泡到微微出汗,寒气顺着脚心跑
【预防头晕的小习惯】
- 起床分三步走:醒后躺2分钟→坐1分钟→站1分钟,防止猛地头晕
- 手机支架备着:低头族每半小时抬一次头,做"米"字操
- 随身带梳子:前额往后梳100下,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 午休别超过30分钟:越睡越晕,不如闭目养神
- 枕头高度有讲究:仰卧时颈椎要贴实床面,侧睡时耳朵与肩齐平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突然剧烈头痛、伴随呕吐视力模糊,千万别硬扛!这些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信号,及时去医院才是正事,日常调理选中药,便宜管用还没副作用,关键是要把体质慢慢养回来,记住了吗?下次头晕别急着吃西药,翻翻家里的药膳书,说不定几块钱的药材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