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药店里的进口货,这些中药材竟靠海外供应?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走进中药房抓药,您可曾想过抽屉里那些当归、人参、枸杞子,有多少是"舶来品"?随着中医药全球化发展,我国每年进口中药材规模已超30亿元,有些品种的供应甚至被"卡脖子",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依赖进口的中药材品种背后的故事。

国内稀缺型进口药材

  1. 西洋参:加拿大"土特产"的逆袭之路 这种带着暗纹的棕色参根,80%都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北纬45度的冷凉气候,让这里的西洋参皂苷含量比国内种植的高20%,不过别以为只有老外会种,现在吉林、山东的仿野生种植已经能替代30%的进口量。

  2. 乳香没药:中东沙漠里的"药界琥珀" 索马里乳香树分泌的树脂,需要经过骆驼商队穿越沙漠才能运出,这两种活血止痛的药材,至今保持着用羊皮袋装运的传统,不过现在迪拜商人开始在新疆建设替代种植基地,未来可能看到"国产乳香"上市。

高端滋补类进口品种 3. 野山参:韩国"高丽参"的百年生意经 济州岛阴坡上的野生人参,每克售价堪比黄金,不过现在韩国90%的高丽参其实来自中国吉林的授权种植基地,真正野生的早已是收藏级珍品。

燕窝:印尼金丝燕的"房地产经济" 加里曼丹岛洞燕窝因为重金属超标,现在高端市场更认人工燕屋的白燕盏,泰国、马来西亚的燕农把木质小屋租给金丝燕,每年收两次"租金",这种可持续模式正在改变行业生态。

特色香料类进口药材 5. 檀香:印度迈索尔的"黄金木头" 制作安宫牛黄丸必备的檀香粉,7%来自印度迈索尔产区,这里采用"剪枝取香"而非砍树取香,百年老树依然存活,不过缅甸产区的沉水檀香正在抢占市场,价格只有印度货的三分之一。

番红花:西班牙田野里的"红色黄金" 每500朵藏红花才能收集1克柱头,这种波斯湾传入的名贵药材,现在最大产地却是西班牙拉曼恰地区,我国甘肃、上海的温室种植虽然成功,但香味始终差了点意思。

特殊用途进口品种 7. 胖大海:东南亚雨林里的"喉咙救星" 泰国、越南的原生胖大海个头均匀,而非洲马达加斯加产的更大但药效较弱,现在海南已经实现大规模种植,但雨季容易烂根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

血竭:柬埔寨龙血树的"红色眼泪" 这种从龙血树提取的树脂,传统上认为柬埔寨产的"麒麟竭"品质最佳,不过现在泰国已经禁止出口,缅甸产区成为新宠,我国云南尝试用剑叶龙血树替代,但有效成分还有差距。

产业背后的博弈与转机 在云南瑞丽的边境药材市场,每天有30吨中药材跨境交易,缅甸的石斛、老挝的砂仁、尼泊尔的喜马拉雅雪莲,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产,正在改写我国中药材供应版图,但日本、韩国通过专利技术垄断红参加工、三七炮制等关键环节,让我们在高端市场仍处劣势。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实施"中药材进口替代工程",河南的怀地黄、山西的潞党参等道地药材,都在建立国际化种植标准,或许再过五年,我们能买到更多"中国制造"的国际级药材,下次去药店抓药时,不妨问问店员这味药的"出生地",说不定就是某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特产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