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推荐的治头晕中药方剂,对症调理才有效!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总听朋友说"一站起来就天旋地转",刷手机也经常看到年轻人抱怨头晕乏力,其实头晕这个毛病看似简单,背后可能藏着气血不足、肝火旺盛、痰湿阻滞等多种问题,今天就给大家聊聊中医治头晕的那些经典方子,以及怎么根据不同体质调理。

先分清楚你是哪种"晕" 很多小伙伴一头晕就想着补气血,其实没那么简单,老中医看诊时总要问清楚:是突然眩晕还是持续性头昏?有没有恶心呕吐?转头时会不会加重?这些细节都关乎辨证。

像白领小王那种盯着电脑久了出现的头胀,多半是肝阳上亢;张阿姨每到阴雨天就晕乎乎的,可能是痰湿作怪;李奶奶起身时眼前发黑,大概率是气血两虚,不同类型的晕法,用的方子完全不一样。

千年验方各有妙用

  1. 补血经典:八珍汤加减 组方:熟地15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 适合人群:面色苍白、蹲下站起眼前发黑、月经量少的女性,这方子四君四物组合,既能补气又能生血,特别适合长期节食减肥导致的贫血性头晕。

  2. 平肝猛将:天麻钩藤饮 配伍:天麻10g(炖鸡更佳)+钩藤15g(后下)+石决明20g+栀子6g+黄芩6g+牛膝10g 注意要点:高血压患者头晕伴有头痛、失眠时特别合适,但脾胃虚寒的人要减量,钩藤不能久煎,煮沸5分钟即可。

  3. 化痰神器:半夏白术天麻汤 黄金搭配:姜半夏9g+白术15g+天麻10g+陈皮6g+茯苓15g+甘草3g 适用场景:舌苔厚腻、头重如裹,特别是梅雨季加重的情况,建议加生姜3片同煎,增强化痰效果,喝完微微发汗最好。

厨房里的治晕良方 别以为中药都要煎煮,很多家常食材就有奇效。 • 菊花枸杞茶:白菊花5朵+枸杞10粒,开水焖泡,特别适合熬夜后的头晕目眩 • 葛根煲汤:猪脊骨500g+葛根30g+蜜枣2颗,每周喝两次,缓解颈椎不适引起的头晕 • 黑芝麻丸:九蒸九晒的芝麻丸,每天嚼两颗,对肝肾不足的眩晕有奇效

生活调理比吃药更重要

  1. 起床三部曲:醒后先揉腹30圈→按涌泉穴1分钟→再慢慢坐起,能防止晨起眩晕
  2. 手机族必学:每半小时做"米字操",用下巴写米字活动颈椎,预防椎动脉型头晕
  3. 情绪管理:烦躁时按太冲穴(脚背第1-2跖骨间),配合深呼吸,肝火降了头晕自然好

特别提醒 如果出现剧烈眩晕伴随呕吐、视力模糊、肢体麻木,千万别硬扛!去年邻居大叔以为是普通头晕,结果拖成脑梗,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急症一定要去急诊科。

最后说个真实案例:表姐产后总感觉房子在转,喝了两周阿胶鸡蛋汤(阿胶10g+鸡蛋1个+红枣5颗)居然好了,这说明对症调理真的管用,但前提是要找靠谱中医把脉辨证,大家如果试这些方子,记得先咨询医师,毕竟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