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换季降温,身边感冒发烧的朋友特别多,前两天闺蜜家孩子反复高烧不退,她婆婆非要用艾叶苍术熏房间"去邪气",结果折腾半天孩子还是蔫头耷脑的,这让我想起好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发烧到底能不能用中药熏药?作为研究过中医理疗的过来人,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件事儿。
其实中药熏药在民间挺常见的,像艾叶、苍术、藿香这些药材,老辈人总说熏一熏能驱寒祛湿,去年我流感发烧时,老妈也翻出陈年艾条要在卧室熏,当时烧到39度实在难受,闻着那股子烟味反而有点恶心,后来还是吃了退烧药才好,不过确实有些朋友反馈,熏完中药后鼻塞好像通了,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有效果。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明白中药熏药的原理,这类药材大多含有挥发油成分,加热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打个比方就像给鼻腔做了个"芳香SPA",艾叶的辛温能散寒,薄荷类的清凉可提神,确实能让鼻塞头痛暂时缓解,但要注意,这只能算辅助手段,就像往火堆上泼盆冷水,虽然瞬间降温但根子上的炎症还在。
临床上医生最担心的是处理不当,前阵子社区诊所接了个病例,家长给发烧宝宝熏醋加白酒,结果刺激性太强引发哮喘,还有个大学生网购"退烧香囊",把佩兰丁香挂床头,半夜咳嗽加重,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药材搭配要讲究配伍,第二特殊体质可能起反作用。
从中医辨证来看,熏药更适合风寒初起阶段,如果是受凉后怕冷无汗,熏点紫苏叶陈皮倒是能帮助发汗,但要是已经烧到39度以上,或者喉咙肿痛咳黄痰,这时候再熏温热药材,就好比火上浇油,我邻居张叔就是典型,肺炎发烧还坚持熏花椒水,结果咳嗽拖了半个月。
实际操作中有几个雷区要避开,首先是密闭空间熏药,烟雾里的颗粒物可能刺激呼吸道,特别是小孩老人容易缺氧,其次是药材质量把关,发霉的艾草不仅没疗效,还可能含有害物质,最严重的是耽误正规治疗,有人觉得熏熏就好,结果高烧惊厥才送医院。
要说最稳妥的做法,建议先把体温控制住,低烧(38度以下)可以配合物理降温试试熏药,但超过38.5度最好别冒险,去年我采访过省中医院的李大夫,他推荐用薄荷3克+桑叶5克煮水熏蒸,既能清热又不燥烈,不过他强调这只能临时应急,关键还得看病因。
现在市面上各种网红熏药产品特别多,什么"退烧艾灸盒""古法熏蒸包"让人眼花缭乱,大家选购时要认准正规药企生产的,别轻信朋友圈卖的三无产品,我表姐买过号称祖传秘方的熏药粉,结果寄来全是粉碎的边角料,根本没标注成分。
说到底,发烧用中药熏药就像吃维生素C预防感冒——聊胜于无但别全指望它,正确做法应该是:先测体温判断情况,低烧可以尝试温和熏疗,高烧必须及时吃药就医,如果实在想试试,记得开窗通风,控制时间在20分钟以内,熏完多喝温水帮助代谢。
最后提醒各位,生病期间身体虚弱,与其纠结熏不熏药,不如好好休息存体力,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法子多数是调理用的,真病起来还是得听现代医学的,就像我奶奶常说的:"偏方治大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