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这膝盖一到雨天就疼得钻心,查出来是过敏性痹炎,吃西药只能顶一阵儿……"隔壁王阿姨揉着膝盖直叹气,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眼里早有对策,今天就给大家唠唠老祖宗留下的调理妙招。
丨一剂古方喝出新乾坤 要说调理过敏性痹炎,桂枝芍药知母汤算是经典中的经典,去年邻居张叔就是靠这个方子缓过来的,他总念叨:"那汤药入口虽苦,但喝完浑身暖烘烘的,像给骨头缝里点了盏灯。"方子里桂枝温经通络,白芍柔肝止痛,知母专门对付关节发热,三味药搭伙就像组了个"关节维修队"。
现在药店都有代煎服务,但老行家都建议自己熬,头煎用冷水浸泡药材半小时,煮开后转小火咕嘟20分钟,倒出的药汤刚好够早晚两次服用,记得药渣别扔,趁热敷在疼处,热乎气钻进去比艾灸还管用。
丨藏在菜市场的天然药房 别光盯着药罐子,菜市场里就有宝贝,雷公藤在南方山里常见,晒干的根茎泡酒擦关节,专治阴雨天那种刺骨的疼,但这东西有毒,外敷可以,内服必须听大夫的,更温和的要数茜草,春天挖回来洗净晾干,每天抓一把泡茶,血色的茶汤看着唬人,喝着却清甜,活血化淤效果杠杠的。
最近市场上开始卖鲜石斛汁,早上空腹喝半杯,胶质包裹着胃壁缓缓流下,滋阴效果比干品翻三倍,配上晚上喝的桑寄生猪骨汤,全家老小都能跟着补气血。
丨穴位贴敷有奇效 前阵子带老妈去推拿,师傅教了个土法子:把羌活磨成粉,睡前用黄酒调糊糊,贴在足三里和阳陵泉两个穴位上,第二天起来皮肤微微发烫,像做了个免费火疗,不过敏感肌要小心,可以先在耳后试敏,要是痒得不行赶紧洗掉。
还有个懒人办法,艾叶加生姜煮水泡脚,水位要没过三阴交,泡完脚底板发红发热最好,这时候趁机按揉太溪穴,酸胀感顺着腿往上窜,比吃止痛片还过瘾。
丨吃出来的免疫力 说到食补,北方朋友可以试试黄芪炖鸡,整只柴鸡切块焯水,当归、党参各抓一把,红枣枸杞铺底,慢火煨到肉脱骨,汤面上浮着金灿灿的油花,冬天喝一碗从喉咙暖到脚底,南方潮湿,更适合四神汤,茯苓、芡实、莲子、山药各20克,高压锅压30分钟,当水喝能祛湿毒。
最近流行的五色粥也值得尝试:黑豆、红豆、绿豆、黄豆、白扁豆各抓一把,加上陈皮煮烂,每天早晨盛两碗,各种豆类的香气混在一起,比八宝粥还香,关键能调节体质减少过敏发作。
丨生活细节藏玄机 调理期间千万别学我同事老李,前脚看完中医,后脚就敢撸串喝冰啤,结果当天夜里就疼醒了,现在他见人就劝:"千万注意保暖,空调房里备条护膝比啥都强。"其实不光关节要捂,脖子后面大椎穴位置更要防风,夏天也要围个薄纱巾。
运动讲究巧劲,游泳倒是不错,但上岸要立刻擦干身体,最推荐的还是八段锦,特别是"摇头摆尾去心火"那式,专门活动腰胯关节,每天清晨对着朝阳练一套,全身关节咔咔响,比吃保健品带劲。
最后唠叨一句,这些法子都是辅助调理,该吃的抗过敏药还得按时吃,就像修房子既要补外墙裂缝,也得加固内部结构,下次复查时记得带上近期喝的药方,好让大夫随时调整方案,毕竟咱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三分治七分养,慢慢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