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街坊邻居们,今天咱们来唠点实在的——藏在中药房角落里的"芎劳",可是个被低估的养生高手!前阵子我总熬夜写稿,脑袋突突跳着疼,老中医给我开了三副药,里头就有这黑乎乎的小籽籽,您可别瞧它不起眼,人家可是《神农本草经》里的上品药材呢!(悄悄说,现在年轻人爱喝的某网红茶饮里就偷偷加了它)
芎劳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一次抓药时我也犯嘀咕,这比芝麻大点的小黑籽,真有那么大本事?药柜前的大爷笑着说:"姑娘,这可是能治'脑壳风'的宝贝!"原来古时候管它叫"雀脑芎",专治头风痛,您看它表面灰褐色带皱纹,掰开里头却是黄白色,闻着带点特殊香气,嚼起来还有点麻舌头,老药工教我认窍门:"好芎劳要选四川产的,个头匀称饱满,放在手心搓都不碎。"
千年传承的治病绝活
别看这小东西不起眼,本事可大着呢!《本草纲目》里明明白白写着:"芎劳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乃血中气药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头疼脑热找它,月经不调也找它,我那常年偏头痛的闺蜜,坚持喝了半个月芎劳茶,现在吹风吃冰都不犯病了,最神奇的是用它泡脚,去年冬天我妈脚冷得睡不热被窝,每晚抓把芎劳煮水泡泡,连泡七天,现在天天追着我问还要不要买新棉鞋。
现代人的养生妙用
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十个里有八个喊着头疼,我试过把芎劳磨粉装胶囊,出差赶稿前吃两颗,立马感觉太阳穴没那么蹦迪了,爱美的姐妹注意啦!这玩意儿还是天然美容剂,配上当归熬面膜,活血淡斑效果堪比美容院,不过要提醒一句:体虚火旺的朋友悠着点,有次我上火时瞎喝,结果半夜鼻腔冒血吓死个人。
厨房里的养生魔法
别以为药材就该苦兮兮地煎汤!我家楼下王婶就爱用芎劳炖羊肉,她说这是祖传的"暖身煲",上周去同事家蹭饭,发现小伙子用芎劳炒鸡蛋,金黄的蛋液裹着黑籽,看着怪却好吃得很,最绝的是隔壁楼大妈,把芎劳泡酒里,每天抿一小口,现在爬楼梯都不喘粗气了。
选购藏药的门道
上次在菜场看见卖调料的摊主摆着"川芎",十块钱一大包,懂行的都知道,地道芎劳要选四川都江堰产的"雁脖芎",表皮带着霜似的白粉才新鲜,保存时千万别放冰箱,找个透气的陶罐,底下垫层大米防潮,时不时翻晒晒太阳,放三年都不断药效,要是遇上发粘有怪味的,赶紧扔别心疼,变质的药材不如白菜帮子。
老祖宗的智慧警告
虽说是好东西,但也不是神仙丹,怀孕的姐妹千万离远点,当年诊所见过位大姐不懂乱喝,差点酿成大祸,做手术前两周也得停服,不然伤口愈合时容易出血,最要紧是别跟绿茶、萝卜同食,前者解药性,后者泄气力,相当于白吃了。
这不起眼的小籽籽,从《黄帝内经》走到咱们的保温杯里,承载的可不止是药效,更是老祖宗留下的生活哲学,下次路过中药店,不妨抓把芎劳试试,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从此爱上这股独特的药香,怎么用还是得听大夫的,毕竟咱不是神农再世,安全第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