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中药六丸丸",去药店一问才发现,这可不是某款网红保健品,而是老中医嘴里代代相传的六个经典药丸方子,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看看这些传承千年的"小疙瘩"到底藏着什么养生智慧。
先说最有名的六味地黄丸,这黑褐色的小药丸看着不起眼,可是滋阴补肾的"老将",上个月我陪张叔去抓药,老中医搭着脉直摇头:"你这是肾阴虚,得吃麦味的",原来这基础版还分好几种,知柏地黄丸清火,麦味地黄丸润肺,桂附地黄丸专门对付腰膝冷痛,张叔吃了半个月,半夜起床次数明显少了。
再说说归脾丸这个"补血高手",我闺蜜产后脸色蜡黄,老觉得喘不上气,她婆婆从老家寄来两盒,说是用党参、黄芪、当归这些补气血的药材熬制的,现在她每天午饭后嚼几颗,气色确实红润了不少,不过要提醒一句,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不然容易"火上浇油"。
保和丸绝对是吃货必备,上次家庭聚会胡吃海塞后,我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翻出这个消食利器,山楂、神曲、陈皮这些消食大将组队,连吃三天,终于把肠胃里的"积食大军"赶出去,记得要饭后半小时用温水送服,像糖果似的含着效果更佳。
逍遥丸堪称"情绪调节师",公司前台小王最近总唉声叹气,说她对象天天查手机,我塞给她半瓶逍遥丸,这可是柴胡、当归、白芍组成的"疏肝套餐",上周碰见她,居然哼着歌在泡养生茶,看来玫瑰枸杞茶配逍遥丸真能扫走坏情绪。
柏子养心丸专治"失眠星人",我邻居王大爷以前总凌晨三点就坐在小区长椅上发呆,现在床头常年备着这个朱砂安神的药丸,他说睡前半小时嚼两颗,再配上热牛奶,终于能睡个整觉了,不过要提醒高血压患者悠着点,里面的朱砂可不能当糖豆吃。
最后说个冷门的——乌鸡白凤丸,别以为这是妇科专利,去年办公室小哥痛经(不是)的时候,老中医开了这个给他调气血,后来他悄悄告诉我,原本冬天手脚冰凉,吃了两个月居然能穿单鞋过冬了,不过这药有点"暴脾气",上火期间千万别碰。
这些药丸看着简单,其实暗藏玄机,就像中药房的老掌柜说的:"丸者缓也,急症喝汤药,慢病靠丸疗",现在年轻人总嫌中药麻烦,其实这些浓缩着千年智慧的小药丸,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急救包",下次家里长辈再塞你几盒中药丸,可别当成过期古董,这里面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养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