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隔壁王婶家儿子小军连着五天高烧不退,医院一查竟是副伤寒,这病听着吓人,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有应对妙招,今天张大夫就给大伙儿唠唠,那些年试过有效的中药方子。
要说副伤寒这个磨人的小妖精,西医打点滴确实快,但总有人打完针还反复低烧,去年我表舅妈就是这种情况,后来喝了半个月中药汤,现在比谁都精神,关键得对症,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可不是随便抓几味药就能搞定的。
先说说最经典的白虎汤加减方,这方子出自《伤寒论》,专治气分热盛型副伤寒,典型症状就是高烧40度不退,口渴得像沙漠里的骆驼,汗出得能湿透床单,这时候要用生石膏30克当先锋,知母15克断后路,粳米一把护胃气,甘草6克调和诸药,我那开货车的发小老李,去年在外地得了这病,当地诊所打了三天头孢都不见效,后来我让他老婆每天熬这个汤,喝到第三天就能吃下一碗阳春面了。
再说说湿热困脾型的,这类病人舌苔黄腻得像抹了层油,肚子胀得像个气球,三仁汤特别对路,杏仁12克开肺气,白蔻仁6克醒脾胃,薏苡仁30克利湿热,再加厚朴9克行气,通草6克引水下行,我丈母娘前年就是这个证型,喝药期间配合喝冬瓜莲叶汤,一周就见效,不过这类病人要忌口,海鲜羊肉绝对不能碰。
要是碰上体虚受邪的,就得用参芪扶正汤,黄芪30克补气,党参15克健脾,白术12克固本,配上柴胡9克和解少阳,我们村会计老赵头去年发病时浑身没劲,走两步就喘,喝这个方子期间,我还让他每天冲杯蜂蜜水,结果两周不到就下地干活了,这类病人恢复期特别适合喝山药粥,加点红枣更好。
小孩子得这个病,多半属于食滞肠胃型,保和丸加减最合适,焦山楂15克消肉食,炒麦芽20克化米面,神曲10克解油腻,半夏9克化痰湿,我邻居家娃小胖墩,发病前偷吃了半斤卤味,用了这个方子,还加了鸡内金6克,三天就不喊肚子疼了,不过小孩喂药得少量多次,喝完药给个山楂丸当奖励。
最后说个外治法,适合吃药困难户,用黄连15克、吴茱萸10克打粉,醋调成糊状,贴在涌泉穴,我姑父当年就是这样治好的,晚上贴早上揭,连着三天体温就降下来了,不过皮肤敏感的人要慎用,可以先在手腕内侧试敏。
这些方子虽然好使,但千万别自己瞎琢磨,去年有个小伙子上网抄方子,把黄连剂量翻倍,结果喝得拉肚子脱水,看中医一定要让大夫摸脉看舌苔,就像钥匙开锁,得对准了才灵,煎药也有讲究,头煎大火煮沸转小火咕嘟15分钟,二煎加水再煮10分钟,两碗掺着喝效果最佳。
预防方面,夏天别贪凉喝太多冰啤,空调别开16度,饮食要干净,在外吃饭多要蒜泥,平时用藿香正气液泡泡脚,既能祛湿又能防病,记住这些门道,副伤寒来了咱也心里有底,毕竟老话说得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