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些开着小红花儿的野草,您可别小看这些野花,里头藏着不少中医眼里的宝贝,今天咱就唠唠那些开红花的中药材,保准让您逛菜市场都能认出几味药。
藏红花:贵族药材的红色秘密 说起红花药材,头一份得提藏红花,这弯弯的紫红色小花蕊,可是从波斯传来的"番红花",老药工教我个诀窍:真藏红花泡水后,水变金黄不带杂质,花芯儿能立着不倒,市面上掺假的多是用玉米须染的,泡完水就瘫成一摊。
去年我去青海牧区,正赶上藏红花采收季,藏族阿姐们凌晨四点就蹲在花田里,赶在太阳出来前摘花,鲜花摊在牛皮纸上,下面还垫着新鲜羊粪保温,这般金贵的药材,泡酒喝能活血化瘀,炖雪蛤时放几根,比人参还补气血。
红花:田间常见的活血圣手 要说最接地气的红花,当属菊科的红花,这花跟藏红花可不一样,整朵都是红艳艳的球状,晒干了像小灯笼,我在河南药市见过整车的红花,老板说这是"杜仲之乡"产的,专治跌打损伤。
有次崴脚,老中医给开的泡脚方里就有红花,抓一把煮水,热气蒸腾着淡红色药汤,泡完脚脖子立马松快了,不过孕妇可得躲远点,这药活血太猛,当年慈禧流产传闻里就有红花的影子。
凌霄花:爬墙花开出妇科良药 夏天爬满老墙的橙红喇叭花,就是凌霄花,这花性子烈,专治血瘀导致的痛经,记得邻居王婶总摘花晒干,缝在布兜里给闺女当香囊,她说这花通经脉,戴着能缓解经期腹痛。
不过凌霄花得现摘现用,晒太久药效就散了,新鲜的花朵泡在黄酒里,密封两周后擦风湿痛处,比风湿膏还管用,只是这花长在高处,采收时得注意安全。
红蓝花:古法胭脂的原料密码 在浙江山区,老辈人管一种红花叫"红蓝花",这花奇特,早上开时血红,日头晒半天就变蓝紫色,古代姑娘用它做胭脂,《齐民要术》里记着用乌鸡血拌花泥的方法。
现在知道这花含神奇色素,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村里老太太还用它染粽子,端午时节包出的红蓝双色粽,既好看又能消食,不过这花性寒,体虚的人要少吃。
红景天:高原开花的抗疲劳神器 去川西旅游时,导游特意指给我看红景天,这花在海拔4000米以上才开,玫红色小花贴着地长,当地藏医说它能抗缺氧,泡茶喝比红牛管用。
我带回来些干花煮水,爬山前喝半杯,果然腿脚轻快,不过这花得晒透,不然带着潮气容易发霉,现在药店卖的红景天胶囊,很多就是拿这种高原红花做的。
月季花:药食同源的养颜花 别以为只有药材才开红花,您阳台上的月季也是中药,入药选单瓣的"药季",重瓣的观赏品种药效差,鲜花瓣焯水凉拌,脆生生的带着蜂蜜香,能理气解郁。
老中医教我个秘方:月经前用红糖腌月季花,每天嚼两片,这法子比止痛药温和,还能调理内分泌,不过月季花性凉,体寒的人要配点姜丝。
红旱莲:清明时节的止血花 清明扫墓时,常看见田埂上开着血红小花,这就是红旱莲,这花名字带"旱",其实怕积水,得长在向阳坡地,新鲜花朵捣烂敷伤口,止血效果堪比云南白药。
村里老人都知道,被蛇咬了先找红旱莲嚼碎敷上,不过这花大寒,内服要谨慎,我见有人拿它泡酒治风湿,结果喝得胃疼,这可是用药大忌。
鸡冠花:粮食地里长出的妇科药 玉米地里偶尔冒出几株火红的鸡冠花,这可是天然的妇科良药,晒干的鸡冠花熬水坐浴,治阴道炎比洗液温和,鲜花瓣炒蛋吃,还能止白带过多。
不过鸡冠花得霜降后采收,太嫩的药效不足,我在药材市场见过染色的假货,真品应该是带着褐色斑点的暗红色,记住要挑颗粒饱满的,轻飘飘的多半是陈货。
红背桂:毒花也能治病的两面派 公园里常见的红背桂,叶子正面墨绿,背面血红,这花可是有毒的,汁液沾皮肤会起疹子,但老中医却用它的根入药,治疗风湿骨痛有奇效。
采收时要戴三层手套,根部切片后需用米酒泡半年才能用,我亲眼见过师傅把泡过的药酒给类风湿患者擦关节,红肿处三天就消退了,这花虽毒,用对了真是宝。
紫茉莉:夜来香的接骨妙用 傍晚开花的紫茉莉,种子叫"土三七",这黑褐色的小粒子,泡酒外擦能接骨续筋,我在骨科医院实习时,医生常开这方子给骨折病人。
不过要小心区分,正宗土三七是纺锤形,菜场卖的圆籽是假的,去年有位阿姨把圆籽当保健品吃,结果肝中毒,这就是不懂辨证的教训。
这些开红花的中药材,有的是名贵药材,有的就在田间地头,下次路过花丛,您可得多留神,不过切记:是药三分毒,想用这些红花治病,还得问过大夫,毕竟咱们老百姓养生,安全总比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