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种啥中药材?这10个品种效益高、不愁卖!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咱山东这地界儿种药材可是有讲究的,前些年隔壁村老王头种丹参挣了辆小轿车,村西李大姐家的金银花年年被药厂抢着收,要说选对品种真能改变命运,今天咱就唠唠山东最适合种的那些"摇钱草",都是实打实能让钱包鼓起来的好门道。

金银花——山东人的"致富花" 走在沂蒙山脚,满山遍野的金银花藤子爬满山坡,这花儿可是咱山东的老招牌,平邑县、蒙阴县的金银花全国闻名,为啥它火?一是皮实,耐寒耐旱,冬天零下十几度冻不坏,夏天四十几度晒不蔫;二是好伺候,剪枝施肥打药都是粗活,连老头老太太都能打理,关键人家药厂当宝贝,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哪样少得了它?去年干货涨到每公斤200多,亩产干花150斤轻轻松松,算算账比种玉米强多了。

丹参——藏在地底的"金条" 要说山东地里的宝贝,丹参绝对排前头,淄川、莒县这些地方种丹参有年头了,为啥?咱山东的沙质土正对它的脾气,根条粗壮药效足,现在市场上的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哪个不是抢手货?种丹参得使点巧劲,育苗移栽最保险,春天种下,秋天刨出来,亩产鲜丹参能到800斤,按现在每公斤20块算,一亩地万把块进账,不过要记着,重茬地爱生病,轮作倒茬不能懒。

黄芩——抗旱高手赚外汇 威海乳山的坡地上,黄芩苗子绿油油一片,这玩意儿专治山东的"穷山恶水",石头缝里都能扎根,老辈人说它"三年不收,收了够本",其实现在用扦插育苗,当年就能见效益,韩国人最爱咱山东的黄芩茶,外贸公司开着卡车排队收,关键是这货越旱越值钱,去年大旱时候价格蹿到每公斤40块,比种小麦强十倍不止。

黄芪——平原地区的"黄金甲" 菏泽单县的沙土地里,黄芪长得像小树桩,这东西喜光耐涝,正好配上咱山东的平原地貌,药贩子常说"黄芪是个宝,三年一大捞",其实现在用种子直播,两年就能刨,要注意的是收获时辰,春秋两季挖出的黄芪药效差三倍,非得寒冬腊月土地冻实了再起挖,这时候有效成分最足,晒干了每公斤能卖到35块。

灵芝——大棚里的"仙草"经济 别以为灵芝只能长在深山老林,咱山东人早就把它驯化进大棚了,德州齐河的灵芝基地里,袋料栽培技术让产量翻着跟头往上涨,头茬芝喷孢子粉,二茬芝摘肉墩子,一年两收不耽误,现在破壁灵芝孢子粉保健品卖疯了,收购价每公斤600多,一个标准棚年产500公斤,算下来比种蔬菜强太多,不过得防着杂菌感染,湿度温度要掐准了。

百合——沂蒙山里的"白富美" 费县、平邑的山沟沟里,百合花开得像云彩,山东百合为啥出名?昼夜温差大攒下的糖分足,煮汤自带甜味不用加冰糖,种百合得挑阴坡地,夏天遮阳网一盖,秋天球茎能长到半斤沉,药膳馆、甜品店抢着要鲜百合,干货出口韩国日本,去年统货价每公斤45块,亩产干品300斤,账算得比种生姜还明白。

柴胡——荒岭坡地的"野状元" 泰安徂徕山的阳坡上,柴胡苗子顶着露水,这玩意儿专治薄地,腐殖土掺点河沙就能活,清明前后撒籽,芒种时节移苗,秋后根茎像鸡爪似的最值钱,药市上北柴胡价格年年涨,今年春鲜货每公斤35块,亩产干品200斤不成问题,不过要趁早采收,开花结籽后就贬值了。

桔梗——涝洼地的"还魂草" 济宁嘉祥的低洼田里,桔梗长得腰杆笔直,这药材不怕水淹,雨季淹半个月照样精神,关键是加工简单,刨出来刮皮晒干就行,药厂用来做止咳药正好,这两年韩国人迷上咱的桔梗泡菜,外贸订单接到手软,亩产干品400斤,按每公斤25块算,一垧地收入过万。

徐长卿——黄河滩涂的"金线莲" 东营垦利的盐碱滩上,徐长卿开出紫色小花,这药材抗盐抗碱第一名,根系扎进滩涂地就像抓救命稻草,药厂拿它提取丹皮酚,治湿疹的药膏全靠它,每年5月采收,亩产干品150斤,现在每公斤70块,比种棉花划算多了,不过收割时得戴手套,汁液沾皮肤上又痒又疼。

瓜蒌——庭院墙角的"金元宝" 现在很多农家小院都搭着瓜蒌架,这藤本植物不占耕地还结果,秋天摘的栝楼仁是润肺止咳的良药,根茎天花粉更是紧俏货,淄博沂源有人专门套种在果树行间,一地双收美滋滋,去年栝楼仁每公斤80块,天花粉120块,小小庭院能挣几千块,比养鸡喂鸭强多了。

种药材这事儿,咱山东老乡得记住三个窍门:一是看天吃饭,耐旱耐寒的品种最保险;二是盯紧市场,药厂要什么就种什么;三是玩转技术,大棚育苗、套种间作都能提效益,现在政府还有补贴,农业局技术员下乡指导,只要不瞎折腾,跟着老把式学经验,种药材比打工强得多,不过要提醒一句,头年最好小面积试种,摸透了脾性再扩大规模,毕竟庄稼活儿急不得!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