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中药材,藏在秦岭里的宝藏,养生人的福音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要说咱们陕西的宝贝,渭南的中药材绝对算得上是藏在深山里的金疙瘩,前些天陪外地朋友去秦岭北麓转悠,刚进山就闻到空气里飘着股草药香,当地药农说这是苍术和连翘晒场的味道,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咱们脚底下这片土地,早就被老祖宗选中当成了"神仙药圃"。

渭南这地方可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北边靠着巍巍秦岭,南边挨着滚滚黄河,中间是渭河冲积出来的肥田沃土,你瞧那秦岭的褶皱里,藏着两千多种中草药,活脱脱就是个天然药库,前年遇见个采药的老汉,他随手揪片叶子就能讲出三五种功效,说什么"秦艽治风湿,太白米炖汤最补",听得我们一愣一愣的。

要说渭南的招牌药材,首推华阴市的华山参,这玩意儿可金贵了,长在华山的石缝里头,挖的时候得拿红绳捆着根,据说这样药性才不会跑,老中医常说"人参补气,华山参通脉",去年我腰疼得直不起来,喝了半个月华山参炖鸡,居然真见效了,不过现在野生的越来越少,好在当地政府搞了人工种植基地,听说还拿了有机认证。

往东走到大荔县,沙苑子的名气可不小,这种长在沙地里的小家伙,晒干后黑亮黑亮的,专治肾虚腰痛,当地老乡教我个偏方:沙苑子泡酒,每天喝一小盅,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现在县城里有家百年药铺,祖传的沙苑子丸秘方,邮购的订单都排到半年后了。

最让我惊讶的是澄城的黄芩,有回跟着药商去收药,看见他们拿着个小铁铲,专挑开花前的嫩根挖,药贩老李说:"这时候的黄芩苷含量最高,切片晒干能卖上好价钱。"他们村两百多户,家家房顶都搭着黄芩晾晒架,远远望去像金色的波浪,现在年轻人返乡搞电商,把黄芩茶、黄芩面膜卖到全国各地,连直播背景都是满山的药材地。

这两年政府可下了血本扶持中药材产业,在临渭区建了个中医药产业园,上百家企业扎堆搞深加工,有次参观看到流水线上忙着做当归蜜膏、丹参牙膏,还有企业研发出速溶中药颗粒,冲着喝就像喝咖啡似的,最绝的是富平的奶山羊养殖场,给羊饲料里掺中药材,产的羊奶自带保健功能,价格比普通奶粉翻两倍。

要说起渭南人的中药情结,那真是刻在骨子里的,谁家抽屉里不备着几包苍术、艾叶?端午节门口挂的香囊,必塞陈年艾绒,遇上湿气重的日子,老辈人会抓把藿香煮水洗澡,最有意思的是合阳的婚俗,接亲队伍总要带几枝金银花,寓意"鸳鸯不离,药石不侵"。

现在来渭南玩可不止看兵马俑了,好几个中药材基地搞起了观光园,游客能体验采药、制香、熬膏,上个月带家人去华州区,小孩在百草园里认药材玩得不亦乐乎,老太太跟着药农学做药膳,晚上住的是中药主题民宿,房间里熏着安神香,睡得那叫一个香。

不过行家提醒,买药材得擦亮眼,正宗的渭南黄芪断面有"菊花心",闻着带豆香;要是颜色发白且脆得像纸,准是硫磺熏过的,建议去蒲城、白水这些产地的直营店,或者认准"渭药"地理标志,最近还有新玩法,扫码就能追溯药材生长全程,连施肥几次都写得清清楚楚。

从治病到养生,从田间到车间,渭南的中药材正焕发新生命,前些天看见个创业小伙,把丹参提取物做成口红,包装上印着"药都姑娘",这脑洞开得妙!要我说啊,咱们这辈守着宝山,可得好好琢磨怎么让老祖宗的宝贝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