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你这肝火旺得厉害,去田埂上揪几棵蛇舌草煮水喝!"村口王大夫的话让我愣了半晌,直到看见他手里那株开着小白花的杂草,才恍然大悟他说的正是我家菜地边长满的"杂草",这个被乡亲们叫做"蛇舌草"的野草,原来就是中药铺里身价翻倍的百花蛇草。
丨田间地头的"毒蛇信子" 在我们山里,老辈人管这种草叫"蛇信草",你看它叶子对生像鱼鳞,锯齿边泛着暗红,开花时细长的花蕊探出花瓣,活脱脱一条吐信的银环蛇,去年隔壁二婶被毒蛇咬了,用新鲜草叶捣烂敷伤口,肿得跟馒头似的腿三天就消下去了,不过可别被这名字吓着,晒干入药的它温顺得像只小猫。
丨药铺柜台的"百药之王" 城里中药店的老板都叫它"百花蛇草",说是集百草之精华,我特意问过县中医院的退休院长,老爷子捻着胡须说:"这草能清热能解毒,消炎散结还通络,从根到籽都能入药,确配得上'百花'二字。"他们药屉里码得整整齐齐的干草,在乡下随便找个沟坎就能揪一大把。
丨古医书里的"忍冬藤" 翻县志时发现个有意思的事,民国时期的药铺账本里它叫"忍冬藤",老中医说这不是乱叫,此草虽四季常青,但寒冬腊月会蜷缩成球,像在忍耐严冬,待春风一吹又舒展枝叶,倒真有几分忍冬的气节,不过现在药房都按《中华药典》规范叫这名了。
丨厨房灶台的"野薄荷" 我妈最晓得这草的妙处,夏天摘几片嫩叶揉碎,清香瞬间漫开,比薄荷糖还提神,她总在端午时用这草煮鸡蛋,蛋壳染得碧绿,吃着有股特殊的草木香,有年隔壁小妹中暑呕吐,我妈采来新鲜草叶泡茶,加勺蜂蜜,小姑娘咕嘟咕嘟喝下,当天就活蹦乱跳了。
丨兽医站里的"蛇倒退" 村东头刘兽医有个绝活,牲口被蛇咬了就用这草治,前年老黄牛被竹叶青咬了蹄子,他采来大把草茎熬出浓汁,掺着白酒给牛灌下,又用渣滓敷伤口,说来也神,牛蹄子两天就消肿了,自此这草在兽医站得了"蛇倒退"的诨名,意思是毒蛇见了都得退避三舍。
丨集市摊位的"锯齿草" 药材贩子收草时要挑叶片完整的,他们管这叫"锯齿草",你细看它的叶子边缘,就像老木匠用的锯子齿,整整齐齐排列着小尖刺,懂行的人说这种叶片药效最好,泡水时有效成分容易析出,不过我总觉得这名字太糙,还是"蛇舌草"听着有韵味。
丨养生节目的"长寿菜" 最近市电视台请来的养生专家,在镜头前捧着这草直夸是"野菜中的灵芝",他们说这草含有的特殊成分能延缓衰老,凉拌做沙拉最相宜,我们村支书听了电视讲座,带着全村老人挖草芽焯水拌豆腐,说是要集体冲击长寿村纪录。
丨实验室里的"抗癌之星" 省城来的研究员穿着白大褂,把这草叫作"HSP-70诱导剂",他们用精密仪器测出这草能激活人体某种蛋白,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虽然村民们听不懂这些洋文术语,但看见研究员们蹲在田埂上采样本,都知道这丑草必有大来头。
站在自家菜地边,看着这片被祖辈视为杂草的植物,突然觉得它像位深藏不露的侠士,春天顶着露珠舒展枝叶,夏日绽放素雅小花,秋日结出黑亮种子,冬日蜷缩蓄势——这何尝不是中医所说的"四时养生"之道?下次再路过田埂,可不敢随便踩踏这些救命的"野草"了,各位若是在郊外遇见,记得认认它锯齿边的暗红叶片,说不定随手一摘,就是一味价值千金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