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人揪心,隔壁工位的小王咳了半个月,西药吃了不少却总反复,直到他掏出保温杯里褐色的神秘液体......原来人家早偷偷用上祖传止咳方了!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能让老咳喘闭嘴的中药泡水方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一、咳嗽不是病,咳起来真要命】 要说这咳嗽啊,简直就是人体自带的"警报器",上周我陪老妈看中医时,老大夫边把脉边唠叨:"现在的年轻人啊,熬夜伤阴、奶茶当水、空调直吹,把肺都作成筛子了!"可不是嘛,我自个儿每到换季就嗓子痒得不行,半夜咳得床板直震,试过各种含片只管暂时麻痹,这毛病倒是越拖越久。
【二、五味药材泡出黄金水】 前阵子整理外婆的药箱,翻出张泛黄的方子:罗汉果1个、川贝3克、陈皮丝5克、甘草2片、枇杷叶2克,别看这几味药不起眼,可是经过三代人验证的止咳神器,罗汉果掰碎后飘着淡淡的甜味,川贝像迷你珍珠似的滚在杯底,陈皮丝在热水里慢慢舒展成菊花状,光是看着就让人安心。
【三、三步泡出千年智慧】
-
药材处理有讲究 罗汉果要像剥橘子一样掀开盖子,川贝得碾成细粉(药房能代加工),陈皮必须用新会产的正宗货,撕成细丝时指尖掠过的柑橘香特别治愈,我试过图省事直接丢整颗川贝,结果喝到嘴里硌牙还没效果。
-
冲泡水温是关键 85℃的开水最合适,倒水时要沿着杯壁缓缓注入,某次我犯懒直接用饮水机沸水泡,结果甘草的涩味全被激发出来,好好的药茶变成了苦役,建议用保温杯焖泡20分钟,让药材充分"谈恋爱"。
-
饮用时机有门道 早上空腹来一杯就像给喉咙做SPA,午休前喝能缓解空调房的燥热,重点推荐睡前两小时喝,有次我临睡前猛灌,结果夜里跑两次厕所,现在学聪明了——小口慢饮才是王道。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
风寒风热要分清 舌苔白、流清涕属于寒咳,可以加生姜;喉咙红肿、痰黄黏稠属于热咳,记得放雪梨块,我同事把风寒方当万能灵药,结果咳得更厉害,舌苔都快掉完了。
-
特殊人群要警惕 孕妇忌用川贝,小朋友减半量,糖尿病患者别加蜂蜜,去年邻居家熊孩子偷喝爷爷的药茶,结果一天跑了八趟厕所,可把全家吓坏了。
-
别当水喝求速效 有人每天续水泡到茶色如清水,结果反而胃寒拉肚子,这毕竟不是可乐,建议一天最多两杯,搭配盐水漱口效果更好。
【五、过来人的血泪经验】 上个月拍摄影楼样片时空气干燥,我硬是咳到差点呛掉假睫毛,连喝三天药茶后,发现晨起不再有黑痰,说话终于不漏风了,最意外的是客户总监追着问秘诀,现在整个摄影团队都备着同款茶包。
【六、现代改良版更方便】 要是觉得每天配药麻烦,现在中药店能定制茶包,我囤了三十包独立装,随身带着像袋泡茶,某次急性咽炎发作,配合雾化治疗,这药茶居然比抗生素还管用,不过要认准GMP认证的厂家,别买三无产品。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外婆的话:"咳嗽是身体的哨兵,别急着摁死它。"这碗传承百年的中药茶,与其说是治病良方,不如说是提醒我们要善待自己的肺,最近打算开发冰糖炖梨2.0版,加点洛神花既漂亮又润燥,改天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