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私信问"黄疸用啥中药能治好",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个事儿,作为一个跟着爷爷学了二十年中草药的山里娃,我可太知道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方子有多灵了!(敲黑板)不过先说好,以下内容都是个人经验之谈,真要用药还得找正规大夫把脉开方子啊!
黄疸到底是咋回事儿? 前年隔壁王婶家小孙子出生第三天浑身发黄,眼珠子都泛黄光,吓得一家人连夜抱医院,其实新生儿黄疸特别常见,老话叫"胎黄",十個娃娃九个黄,但要是半个月还不退,就得注意是不是病理性黄疸了,大人得黄疸更麻烦,肝炎、胆结石、胰腺问题都可能惹上身。
这几种草药是退黄主力军
-
茵陈蒿——退黄界的扛把子 记得小时候跟爷爷采药,他总指着路边灰扑扑的蒿子说:"这是救命的宝贝!"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有名的茵陈,新鲜茵陈煮水喝最见效,我们村李大爷当年肝炎黄疸,喝茵陈鲫鱼汤一个月就见好,做法也简单:半斤鲜茵陈洗净,加两碗水熬成一碗,当茶喝就行。
-
栀子——黄脸蛋的克星 上次去县城药店,看见年轻人买美白丸,差点笑出声,咱山里姑娘要想祛黄气,都是拿栀子泡水喝,不过药铺老板说现在好多栀子都是硫磺熏过的,要买带壳的土栀子才正宗,配上3颗红枣煮着喝,连喝三天就能看见脸色变化。
-
蒲公英——随手可得的护肝草 清明前后挖野菜时,记得多采点蒲公英晒干,这个不要钱的草药最能清肝火,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特别合适,每天用30克煮水,当凉茶喝效果最好,去年表弟熬夜打游戏脸黄得像蜡橘,喝了一周蒲公英水,皮肤透亮得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
老祖宗留下的退黄绝招
-
三黄汤(私人配方) 这是我奶传给我的秘方:茵陈15克+栀子10克+大黄5克,加水没过药材煎半小时,这汤药看着黑乎乎的,但退黄速度比西药还快,不过大黄很猛,拉肚子三次就要停服,孕妇千万不能碰!
-
玉米须煮水——懒人必备 每次煮玉米把须须留着晒干,攒够一把就能派上用场,黄疸初期用玉米须30克+冬瓜皮20克煮水,代茶饮两天就能看见小便变清,这个方法最适合那些不想吃苦药的人,我们办公室小刘就是靠这个挺过孕期轻微黄疸的。
这些坑千万别踩!
-
别乱信"祖传秘方" 前年镇上来了个游医,吹嘘祖传药膏贴肚脐治黄疸,结果张叔买了三疗程,黄疸没退反而肚子烂得流脓,看病还是得去正经中医院,该做的检查一样都不能少。
-
寒性体质慎用 我闺蜜体寒还硬要喝茵陈水,结果整天手脚冰凉拉肚子,这类人要搭配生姜红糖水,或者加点炒白术中和寒性,舌苔发白、怕冷的人千万记住这条!
食补比药补更重要
-
鲫鱼豆腐汤——黄疸期的续命汤 刚发现黄疸那会儿,我妈天天给我做这个,野生鲫鱼煎到两面金黄,加开水炖出奶白汤,下豆腐再煮十分钟,这汤既能补蛋白又利湿退黄,连喝三天眼睛都不那么黄了。
-
鸡骨草煲猪横脷 广式老火汤真是智慧结晶!鸡骨草50克+猪胰脏1条,慢火炖两小时,这组合专治肝胆湿热,我们村支书就是靠这个调理好慢性肝炎黄疸的。
划重点!这些事要牢记 ① 黄疸分阳黄阴黄,阳黄偏热用寒药,阴黄虚寒要温补,搞反了会出大事 ② 新生儿黄疸超过14天不退,赶紧去医院照蓝光 ③ 吃药期间忌口很重要:羊肉狗肉韭菜榴莲全得忍,青菜豆腐最保险 ④ 大小便颜色是重要信号,尿越黄说明湿热越重,大便发白要警惕胆道阻塞
最后唠叨一句:这些年见过太多自己乱吃药吃出毛病的,上个月还有人拿生首乌泡酒治黄疸,结果中毒进医院,咱们分享这些偏方,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医学的智慧,但治病真得听专业医生的,大家要是有好的退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让我们一起把老祖宗的本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