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变化大,身边咳嗽喘不上气的朋友特别多,前天邻居王婶抱着三岁孙女来敲门,小丫头咳得小脸通红,喉咙里呼噜呼噜响,我赶紧翻出家里常备的中药包,配了副小方子煮水喝,没想到两天就见效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平喘化痰宝贝,都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良心方!
【川贝母——润肺界的"温柔刀"】 说起止咳化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川贝母,这种生长在高原雪山的贝壳状药材,性微寒却能润燥,特别适合干咳无痰、喉咙发痒的情况,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我嗓子肿得像含了个核桃,用川贝粉炖雪梨,连着吃三天,那种从喉咙深处漫开的清凉感,就像给肺部做了个SPA,不过要提醒各位,正宗的松贝价格不菲,买的时候要认准"珍珠斑"的特征,别被硫磺熏过的劣质品坑了。
【苦杏仁——破痰利器也有讲究】 很多人知道杏仁止咳,但分不清甜杏和苦杏的区别,药房里入药的都是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能抑制呼吸中枢,达到镇咳平喘的效果,但千万别直接当零食吃,必须经过28度以上的温水浸泡4小时,才能去掉表面的氢氰酸毒素,我常用它和粳米煮粥,加点冰糖,既能化解晨起黄痰,又能当早餐填肚子。
【桔梗+紫苏子——君臣佐使的经典搭配】 这俩可是祛痰界的黄金搭档!桔梗像扫把一样清理呼吸道,紫苏子则负责降气平喘,上个月我爸感冒后总感觉胸闷,我给他配了桔梗6克、紫苏子9克,加两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服一次,第三天就听他说:"哎呀,这口气终于顺下来了!"不过要注意,紫苏子含油脂,肠子滑的人喝了容易跑厕所。
【藏在厨房里的化痰高手】 其实很多家常食材也是隐形的化痰药,白萝卜切块焯水后拌蜂蜜,对付积食引起的痰多特别灵,陈皮泡茶时加两片鲜姜,既能暖胃又能化解白痰,最绝的是冬瓜瓤,晒干存起来,每次取一把煮水,专治小孩夏天贪凉导致的泡沫痰,这些小偏方可比药店的糖浆好喝多了!
【熬药有门道,顺序不能乱】 别看都是草草根根,煎煮方法错了可就白搭,质地疏松的杏仁、紫苏子要先下锅煮沸,贝壳类的川贝母中途下,带绒毛的桔梗要包纱布,第一次煎药大火烧开转小火咕嘟20分钟,倒出药汁后再添水煎二遍,记住千万别用铁锅,砂锅或搪瓷锅才是正解。
【这些情况要警惕】 虽然中药温和,但也不是万能的,要是出现这三种情况千万去医院:痰里带血丝、呼吸时胸骨疼、半夜憋醒坐起来,还有长期抽烟的老烟民,突然咳嗽加重可能是肺部在报警,孕妇和哺乳期妈妈用药前一定要问大夫,有些化痰药会影响宝宝。
最后教大家个独家小秘方:把罗汉果掰碎,掺上三分之一的川贝粉,装进空胶囊里随身带着,雾霾天出门前吞几粒,能明显感觉喉咙没那么黏糊糊的,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可比天天